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26日 · 下營區農會總幹事陳乃源說,黑豆是常見的保健食品,具有補腎補血的功效,農會為提高黑豆農產價值,提升國人愛用國產雜糧,與工研院合作 ...

  2. 2015年9月22日 · 調查結果也發現,民眾最常吃的保健食品是維他命,其他依序是鈣片、葉黃素/玉米黃素、魚油、酵素/乳酸菌以及益生菌。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不贊成沒有原因就吃維他命,他說,除特殊狀況,一般人不須另外補充維他命,而保健食品中的維他命多為人工合成,製造過程更添加許多人工色素和賦形劑等化學物質。 顏宗海說,在門診時常遇到病人拿著兒孫們送的保健食品來問他是否可以吃,如果沒有特別成分,如洗腎患者應避免攝取含有鉀離子,其他的病人他多半也會告知「這瓶吃完就不要吃了」。 但是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卻指出,根據國外研究,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能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維他命,因此現代人輕微維他命和礦物質不足的情況很常見,他提及,妻子幾年前發現視力模糊,眼科醫師檢查卻一切正常,因緣際會吃了葉黃素,三天後視力就恢復正常。

  3. 2024年4月24日 · 對此,衛台中市大甲一名47歲的黃姓男子長年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卻不按時服藥控制,反而一年花40多萬購買高價保健食品,吃東西也從不忌口 ...

  4. 3 天前 · 台灣進口保健品關稅稅率高達30%,甚至更高於汽車與香菸,也導致民眾前往日本、歐美國家旅遊時普遍會購買不少保健食品返台囤貨。

  5. 2015年12月27日 · 衛福部規定,健康食品可宣稱的功效包括護肝、抗疲勞、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免疫調節、骨質保健、牙齒保健、延緩衰老、促進鐵吸收、胃腸功能 ...

  6. 2016年3月23日 ·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陳俊榮指出,市售健康食品如膠囊錠狀,一般都已經過濃縮、萃取、加工等製成,濃度和含量都已不同於一般食物,有時若合併治療慢性疾病藥物使用,恐會產生交互作用,傷害健康。 陳俊榮說,過去曾有接過一名年約60的婦人,因食用保健食品而出現牙齦出血不止,詢問後才發現婦人還有同時吃大量韭菜服用抗凝血劑藥物,才會造成身體不良反應。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周珮如表示,不同保健食品與藥品同時食用會有交互作用的機轉。 例如魚油或維他命E保健食品若與抗血小板劑、抗凝血劑交互食用會增加出血風險;紅麴與降血脂藥屬於同類藥品,重複使用會有過量問題等。 周珮如說,民眾食用保健食品若出現皮膚紅腫、噁心嘔吐、疲勞或是出血等症狀,有可能是過量或是過敏反應,一定要趕緊就醫並通報食藥署。

  7. 2021年4月29日 · 目前研究證實對心血管、血壓有幫助的飲食為低油、少鹽、高纖,多吃青菜水果的「得舒飲食」(DASH Diet),此屬於1種飲食型態,而非單一的食物種類。 更進一步地說,黑木耳紅棗湯應該說是「保養」,不能「治療」。 針對「黑木耳能減少血栓生成」內容,營養師表示,黑木耳雖含有多醣體則有降血脂、預防血栓和調整免疫的功能;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也能吸附腸道中的油脂和糖份,幫助代謝、穩定血糖。 但黑木耳只能把它當作養生的食物,不能用於真正治療的藥物。 而「紅棗、黑木耳可補血」的影片說法,中醫師澄清,黑木耳的「活血」效果較多,反而是像中藥的當歸或熟地黃,其補血效果會比黑木耳來得更好;紅棗主要功能則是固脾胃、補氣、養血,且健康的飲食本身就是一種補血行為,不需要特別吃紅棗才能補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