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總統的親戚》、《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宮前町九十番地》、《大港的女兒

      • 陳柔縉著述作品遍及新聞寫作、歷史認知、人物傳記、知識轉譯,主要作品包括《總統的親戚》、《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宮前町九十番地》、《大港的女兒》等,作品屢獲各大獎項肯定。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陳柔縉曾自言從小志願當大官做大事」,在看盡官場百態後決定專職寫作其作品主要書寫 日治時代 社會生活的相關題材 [6] 。 2005年和2009年分別以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獲得金鼎獎逝世. 2021年10月15日傍晚約六時陳柔縉騎單車行經新北市 淡水區 中正東路二段於外側車道遭同向的一名外送騎士從後方追撞送往 淡水馬偕醫院 搶救;三天後病情急轉直下,於同年10月18日下午3時許傷重不治,享年57歲 [7] 。 出版作品. 報導文學. 《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秘聞》(1993, 新新聞文化 ) 《總統是我家親戚:揭開台灣政商名人姻親關係內幕》(1994,鴻鳴館圖書出版社)

  3. 2022年6月10日 · Off學. 文化. 陳柔縉看見小人物改變一代人歷史感覺的書寫. 陳柔縉去年意外驟逝的消息不只震撼讀者與文壇也讓曾經與她相識的受訪者編輯工作者紛紛欲以己之力喚起更多人對陳柔縉及其作品的印象除了作品不是在圖書館的路上就是在家寫作的認真細膩和好奇不斷的人格特質更在合作對象的心中留下溫暖燦爛的一角陳柔縉對生活無比的好奇心完全發揮在寫作就是要好玩。 圖片來源:麥田提供. 文. 《新北市文化》季刊. 天下部落格. 發布時間:2022-06-10. 瀏覽數:2691. 一頭亮銀灰髮,說著清雅台語的毛清芬坐在我的對面,仔細端詳著一紙手稿。 這是一張手寫的人物關係表,上頭有一些似曾相似的名字,和代表兩人「有關係」的箭頭符號。 盧安 → 陳隆志 → 郭榮桔.

  4. 2022年6月6日 · 2022-06-06 11:40. 佐渡守 (文字工作者陳柔縉, 從報刊冊頁開出玫瑰. 文史作家陳柔縉去2021年底因意外辭世後各方悼念不已台大文學院台文所社科院新聞所台大圖書館今年4月聯合舉辦從報刊冊頁開出玫瑰台灣歷史作家陳柔縉紀念展暨座談會第一場媒體工作者的陳柔縉由台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主持邀請央廣董事長賴秀如、《新新聞總主筆郭宏治鏡文學副總編李志德與談。 第二場「文史工作者的陳柔縉」由台大台文所所長張文薰主持,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臺文館館長蘇碩斌、台大歷史系副教授顏杏如與談。 紀念展雖已結束,但座談會中針對陳柔縉創作的側寫、定位與評價,值得存留並深思。 以下為Openbook的菁華摘錄。

    • 陳柔縉作品1
    • 陳柔縉作品2
    • 陳柔縉作品3
    • 陳柔縉作品4
  5. 2021年10月20日 · 90年代她寫了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秘聞》、《總統是我家親戚》,接著而來的宮前町九十番地》、《榮町少年走天下寫活了張超英和羅福全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囍事臺灣》,又為臺灣史通俗寫作開了另一扇窗……。 她的著作太多每一本都開創了一個新的格局或寫作方向許多讀者的書櫃上都有一個陳柔縉專區來收藏她的書她的文字實在太迷人了她好像在字裡行間藏了什麼迷幻藥人們一旦開始讀就會忍不住一直讀到最後一本接著一本……。 陳柔縉寫的歷史文章太好看了,所有喜歡文史的讀者,人人都在等著她的作品,她出書前後的那段時間,大家討論的都是「聽說陳柔縉要出新書了耶! 」「陳柔縉的書,你看了嗎? 」每當朋友問我要推薦哪一本書作為臺灣史入門讀物,我通常說:「只要是陳柔縉寫的,哪一本都可以!

  6. 2022年1月13日 · 作家陳柔縉作為台灣非虛構寫作的指標人物從政治線記者出身而後書寫人物傳記與民間歷史自1993年她寫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祕聞》、《 總統的親戚 》(1999),到更為人所知的《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2005)、《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06)、《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2009)與《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2018),她的著作與名聲赤燄一般,而她的人卻極盡低調。 2020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虛構類小說《 大港的女兒 》,回顧那時 專訪 她的過程,也似挖寶。 陳柔縉一向不太與讀者或媒體接觸,幾乎是退到了一個寫作者最純粹的寫作檯面。 然而她的退後不是冷漠,而是更接近如她當時低聲與我所說,只是「很皮的逃避」。

  7. 2020年12月9日 · 關於陳柔縉自1993年她寫私房政治25位政治名人的政壇祕聞》、 《總統的親戚》 (1999),一路到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2005)、 《宮前町九十番地》 (2006)、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 (2009)與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灣博覽會》 (2018),是一條從政治線記者政治評論轉身面向時代歷史與民間生活的軸線。 若她無比熟習的日本時代物質生活與人物傳記是土壤,那麼新作 《大港的女兒》 則是一朵驚奇的花,這是陳柔縉第一本長篇虛構小說。 她自述,「這幾年,每次受訪我都會說很想要寫小說。 在看歷史的過程,我經常感覺某些人跟事可以發展成故事。 」對她而言,是因為這個故事的到來,才讓一切水到渠成。 從傳記到小說,從真實到虛構.

  8. 陳柔縉著述作品遍及新聞寫作歷史認知人物傳記知識轉譯主要作品包括總統的親戚》、《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宮前町九十番地》、《大港的女兒作品屢獲各大獎項肯定陳柔縉早年曾任政治記者隨後專職成為歷史文學作家。 (鄭曉雯陳柔縉從臺大法律系畢業後見證台灣解嚴前後的民主化轉折過程進入百花爭鳴的新聞媒體歷經聯合報》、《新新聞等報刊歷練。 臺大新聞所所長洪貞玲表示,回顧陳柔縉在解嚴前後進入台灣新聞業,獨具創見地解構政商關係及挖掘台灣文史,猶如在時代縫隙中開出燦爛的玫瑰。 陳柔縉對於事物抱持高度好奇心及獨特視野,她留下來的寫作方法論與求知、求真的精神,給予當代新聞從業者、文史工作者及年輕學子重要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