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5日 · 申請日期從 2023 年 1 月 11 日 8:00 開放申請,至 4 月 30 日 23:59 結束(或經費用罄為止)。 基本工資補貼方案申請方式. 一率採線上申請可上 基本工資補貼方案專門網站 填寫相關資料。 審核通過後第一次補貼款預計最快 3 月份取得勞保投保人數後即可發放,後續補貼款項將每 2 個月、分為 3 次發放。 基本工資補貼金額怎麼計算. 全職員工:2023 年 1 到 6 月,月投保薪資在 26,400 元及 27,600 元級距的人數,每人每月定額補貼 920 元。 部分工時員工:投保薪資 25,250 元以下級距的人數,每人每月定額補貼 560 元。 基本工資補貼人數上限.

    • 基本工資調漲。2023 年 1 月 1 日起基本工資提升,月薪從現行 2 萬 5,250 元調至 2 萬 6,400 元,調升 1,150 元,調幅約 4.56%;時薪也由 168 元調至 176 元,調升 8 元。
    • 國保費率上調至 10%衛福部表示,依國民年金保險精算結果,基金餘額不足以支付未來 20 年保險給付,因此,2023 年起保險費率從 9.5%調升到 10%,一般被保險人每月增加保費 144 元,每月繳交 1,186 元。
    • 勞保費率調漲至 12%勞保普通事故保險費率自 2023 年起,將從現行的 11.5% 調升為 12%(含就業保險費率 1%),也就是說,明年起,勞工平均勞保費將增加 36 元。
    • 民法 18 歲成年上路。2023 年 1 月 1 日起,年滿 18 歲的國民,就屬於民法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許多有效的法律行為。修法後,最大的差異在於,滿 18 歲的國民,即屬於有民法上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即可自己去做有效的法律行為。
  2. 2024年2月20日 · 收藏. 為提升壯世代勞動參與,鼓勵雇主營造友善職場環境,勞動部訂定「55Plus 壯世代就業促進措施」,預計每年協助至少 6 萬名壯世代勞工就業。. 根據主計總處 2023 年 12 月的數據,55 至 59 歲的國人勞參率為 61.78%,與同期的 50 至 54 歲的勞參率 77.68%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7月12日 · 申請方式:符合資格者可至計畫網站提出申請,分兩階段開放:12 日上午 10 時將先開放開放「5 月份薪資符合紓困條件的勞工申請第二階段則是 23 日上午 10 時起開放6 月份薪資符合紓困條件的勞工申請。 5、6 月份都符合條件者,只能申請其中一個月。 中低收入戶. 紓困對象:經濟弱勢之身障、老人、兒少。 補助內容:每人每月 1500 元,發放 3 個月共 4500 元。 申請方式:免申請,直接入戶。

  5. 2024年3月25日 · 分享. 收藏. 2024 年(民國 113 3 月政府多項補貼及給付入帳! 根據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公告其中包括國民年金保險喪葬給付國民年金保險遺屬年金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老農津貼農民月退休儲金國民年金保險生育給付勞保年金給付職保年金給付勞退月退休金產檢假與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併計勞保年資等 3 月 7 日開始陸續發放。 延伸閱讀: 退休族重返職場最高可領 6 萬! 如何申請? 勞動部「壯世代就業促進措施」懶人包. 勞動部:勞保年金最多人領,攸關 179 萬人權益. 18 項給付與補助中,勞保年金是最多人領的款項,於 3 月 28 日發放。

  6. 2021年7月12日 · 此紓困方案採兩階段開放線上申請12 日上午 10 時將先開放開放5 月份薪資符合紓困條件的勞工申請第二階段則是 23 日上午 10 時起開放6 月份薪資符合紓困條件的勞工申請符合資格者可至計畫網站提出申請。 5、6 月份都符合條件者,只能申請其中一個月。 黃維琛也提到,勞工申請時必須上傳薪資所得減少證明,勞動部審查時將全面採取人工審查,需要一點作業時間,會在資格審查確認後 3 天內撥款至申請人金融機構帳戶,若資格不符合,將通知申請人,重新補件後再申請。 先前相關紓困方案包括各部會對於受政府要求停業行業勞工提供生活補貼、勞動部也提供相關協助措施,但仍有不少勞工是紓困孤兒。 勞動部. (本文出自 中央社 ) 繼續閱讀 時事追蹤.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

  7. 2024年3月18日 · 過去實施基本工資時如果雇主的薪資低於基本工資是按照勞動基準法處新台幣 2 萬元以上、100 萬元以下罰鍰。 《最低工資法》則規定,雇主若違法,地方主管機關最高會開處新臺幣 100 萬元的罰鍰;並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罰鍰至法定罰鍰最高額 1/2,也就是 150 萬元。 為了避免雇主有「花錢消災」的心態,地方主管機關還可以依法公布事業或業主名稱、負責人姓名、處分日期及罰鍰金額,並要求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就會繼續開罰,罰到改善為止。 延伸閱讀: 七年級熬過低薪又賣命的年代,步入中年卻碰上通膨! 最倒霉的「迷失世代」有多慘. 總的來說,《最低工資法》把審議工資的規範,從「命令」提升至「法律」位階,也新增審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