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8月31日 · 這幾日《那些年》真是火紅到一個極致,天天都有人在臉書發放相關訊息,讓原本不太看國片的我也動了心,碰巧高中摯友 KG 在約,決定一起去了。 那些年之所以會這麼紅其來有自呀!它是這個世代年輕男女共同的青澀回憶,絕大部分的人都有經歷過高中三年,高中三年是什麼?

  2. 2015年11月21日 · SaMoTa. 我的家、我們的家──《慕尼黑 (Munich)》文本分析. 《慕尼黑》這部電影反對恐怖主義,也反對西方國家發起的反恐戰爭,這部長達兩小時四十四分鐘的巨製以「家」的意象反覆辯證來控訴戰爭的不合理,《慕尼黑》的野心很大,它想交代的事情太多了 ...

  3. 2013年2月26日 · 此境,過於孤獨的喧囂. 《聲音鐘》 (下) 我請小皮球在白紙上畫下陳黎的屋子和後面的空地,並在空地上寫下所有的聲音鐘和每個鐘對生活的暗示。. 小皮球看到這麼多聲音鐘似乎有點不耐,於是,國中生特有的KUSO詮釋出現了。. 小皮球說:「要是陳黎不搬房間 ...

  4. samota1116.pixnet.net › blog › postsamota1116.pixnet.net

    samota1116.pixnet.net

  5. 2011年8月8日 · 這是上一次壯遊的意義─做「大家」,雖然大家並不代表整體。. 也許環過一次台灣就真的走路比較有風,感覺比別人還要認識這塊島嶼,這還是錯了,套句陳志信教授說過的話:「你以為你是誰?. XX寫的東西並不是寫給你看的!. 」憑什麼兩個禮拜(或更多)的 ...

    • Samota
  6. 2014年8月2日 · 此境,過於孤獨的喧囂. 《大紅燈籠高高掛》文本分析. 本打算在昨天寫中國遊記系列的「前情提要」,但讀書會的思考轟炸加上近日生病,餘下的精力只夠看一部電影,我想起前天在上班前讀的《妻妾成群》,是收錄在白延慶《大學語文教程——中國當代文學選 ...

  7. 2012年2月10日 · 這幾天媒體拼命在報 MAKIYO 和友人打人的新聞,難得在餐廳坐比較久一點 (套餐的份量挺多),還要被同一則新聞反覆轟炸。 真是超煩的! 同樣一件事,大家都知道誰是誰非,且這次事件沒有什麼爭議性,矛頭全指向 MAKIYO、友寄隆輝和另外兩個我不想記的名字,大眾看到這則新聞應該有的態度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