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7日 · 醫生表示,患者一直放屁,但仍然腹脹,疑有異物堵塞。 不過他亦指,吃冬菇、金菇等較難消化的食物也會如此卡著。 與外科醫生一起診斷後,他們認為要做手術剪掉堵塞的位置,否則會腫脹得愈來愈厲害,並很易破裂。

  2. 2024年5月11日 · 常放屁是腸道不健康的徵兆?有醫生表示,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會帶有太濃烈的氣味。若放臭屁,出現臭雞蛋或「臭坑渠」等氣味又代表甚麼?醫生教嗅不同屁味分辨身體狀況,她提醒,若帶有1種氣味,則有可能是大腸癌先兆!

  3. 2024年5月13日 · 大小便也不要忍!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50多歲的女子外出時習慣忍大便,最終導致確診第3期大腸癌。醫生講解原因,並指出若出現4種症狀,則很可能是大腸癌的警號。

  4. 2023年1月29日 · 1. 坐飛機較會放屁:因為飛機的氣壓變化會使人脹氣,讓人想放屁,所以上飛機前盡量少吃豆類等易產氣的食物。 2. 咀嚼口香糖較易放屁:人若連續反覆張開嘴巴、做吞食空氣的動作,都容易導致放屁。 3. 屁臭未必代表有病:屁臭是因為吃了太多含硫的食物,含硫食物在腸胃系統消化時易產生難聞的氣味,這類食物包括大蒜、洋蔥、芝士、豆子等。 4. 人愈老愈少放屁:因為人老了,消化系統減慢,較容易便秘也少放屁,若因此感到腹脹者,建議多活動,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5. 運動容易放屁:運動可促進腸胃蠕動、促進排氣,因此運動時會常會屁聲連連,就是因運動加速腸胃蠕動,也增加腹壓,排氣次數因而增加。 6. 坐著放屁較大聲:若在公眾場合,突然想放屁,可立刻站立,這樣會比坐著時的屁聲小些。 內容獲「中時新聞網」授權轉載.

  5. 2023年6月8日 · 幾天不放屁後果可能很嚴重? 有重症科醫生指,曾有病人發現自己整個星期沒放屁,但這未必是好事,因可能是患了3大腸道疾病,甚至是腫瘤所致。 若伴隨9大相關症狀,則要求醫檢查。

  6. 2024年5月19日 · 便秘成因方面,主要有3大因素,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飲水不足或食物中缺乏纖維質;或又或是由一些藥物的副作用引發;由一些消化系統疾病或全身性的疾病引發,例如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減退。 每天只吃一餐易便秘? 只吃液體食物易便秘? 為何減肥也會導致便秘? 賴醫生詢問該女子的飲食習慣後發現,對方表示為了避免變胖,刻意減少食量,每天只會吃一餐,而且只會喝高蛋白飲品,完全沒有進食固體食物。 賴醫生解釋,液體蛋白質進入人體後容易被吸收,殘存的固體食物也很少,加上該女子沒有吃固體食物,導致糞便量不足,造成排便困難。 賴依伶醫生提醒,如果受便秘困擾,應該先檢視自己進食的食物份量是否足夠。 若只吃很少食物,食物量不足,自然會增加排便的難度。 她建議便秘人士要增加進食份量,而且不能只吃液體食物,要有固體成分。

  7. 2024年1月27日 · 腸胃出問題,作嘔作悶可大可小!有肝膽腸胃科醫生分享案例指,一名60歲女子常感到噁心嘔吐,並且沒有食慾,求醫檢查後發現罹患大腸癌。醫生教分辨作嘔5大原因,有機會是因中風或腫瘤引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