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4日 · 每天通勤等車、排隊買便當、甚至睡前躺在床上,都會習慣拿手機滑一下臉書、逛一下IG?從事教育與家庭諮商工作的正向心理學專家戈斯坦,曾進行多項專案研究計畫。他提到,儘管我們都意識到,大家會刻意在網路上展現好的一面,但看到朋友每天在社群媒體上PO美食照或旅遊文等炫耀式的貼文 ...

  2. 2019年11月5日 · 3C世代,幾乎每個人都有用社群媒體的經驗,你是否曾在發生一件覺得自豪的事之後,盤算著要怎麼在社群媒體上呈現?又在發布後,將它不斷編輯或刪除?在某種程度上,社群媒體帶來一種「生活美好」的假象,用戶為了要維持光鮮生活的常態,處心積慮的表演,並迫使用戶將修飾過後的自己與 ...

  3. 2020年12月29日 · 第一步「辨識警訊」 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自我增強」 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回歸真實」 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

  4. 2024年3月27日 · 研究發現,較內向的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後有較多的憂鬱症狀。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觀察孩子使用TikTok、IG等社群的感受,當青少年使用社群後失眠、不停的負面思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建議尋求專業協助。

  5. 2022年4月12日 · How Facebook Fuels Social Anxiety. 本文由戴怡君選文、黃嘉慈摘譯,感謝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審稿. 關鍵字: 臉書 、 IG 、 社交焦慮 、 錯失恐懼症 、 孤獨 、 社會比較 、 社群. 研究指出,「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這種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的相關有高度相關,到底該如何減少社群媒體帶來的社會比較壓力?

  6. 2024年3月26日 · 不過,西維吉尼亞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指出,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和他們使用的社群媒體、憂鬱症狀有關連,經常使用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的青少年較容易有憂鬱症狀;頻繁使用Instagram但外向程度較高的青少年可能不會感到憂鬱,而外向程度較低的青少年則可能較會 ...

  7. 2019年7月2日 · 根據一項由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SPH)與年輕人健康運動(YHM)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最易帶給年輕人負面心理健康影響的社群媒體是Instagram。. YouTube是最正向的社群媒體平台. Snapchat、Instagram則會令人產生負面情緒. 該調查於2017年2~5月進行,對象包括1,479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