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清峰的政治責任的備受討論,但是已經三審定讞的的44位死刑犯未來,以及台灣是否廢除死刑更是留下很大的爭議。 民意支持難以忽視,與國際人權潮流背道而馳。 台灣真的超過七成以上反對死刑? 有配套,大家就支持廢? 廢除死刑,是否必然侵犯傷害被害人及家屬? 被害人vs加害人,誰的人權較重要? 人權團體廢除死刑維護加害人的生命權而再次撕裂被害人,合理嗎? 以牙還牙死刑真的能夠主持正義以收嚇阻之效? 受害者如何獲得更好的保護? 台灣做得夠不夠? 犯罪嫌疑人無罪推定? 被害人就活該飽受折磨? 司法會不會太冷血無情? 中間有無解決之道? 「黑暗的復仇跟光明的寬恕」? 風涼話大家都會說? 纏訟22年更十一審無法定讞,法律為何如此保護兇手? 為何要如此折磨家屬? 其他國家如何保護被害人?

  2. 2010年5月3日 · 台灣該不該廢除死刑? 法務部四年多沒有執行死刑,上週五卻同步執行張俊宏等四名死刑犯的死刑。 歐盟與國際國際特赦組織表示遺憾。 台灣未來怎面對死刑存廢? 依法執行? 法務部依法執行死刑的立場. 依照法律規定來行政,是法治國家的基本原則,也是法務部不變的基本立場。 廢除死刑雖然是法務部長遠的終極目標,但是依照現行法律制度我國沒有廢除死刑。 因此如果經過法院三審判決定讞的死刑案件,再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以及本部所訂頒的「審核死刑案件執行實施要點」審核-有沒有心神喪失、懷胎等等理由,或是有沒有聲請再審,提請非常上訴,或是聲請釋憲等等理由以後。 如果發現沒有這些理由,我們應該依法要執行死刑。 06年起就沒執行死刑,法務部為何一口氣簽四個? 倉卒草率? 廢聯盟批評違法也違憲.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1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2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3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4
  3. 2010年11月15日 · 我的觀點如下:1.砍殺79刀,多數在頭部,是一種狂殺亂砍,除非情殺,仇殺,否則就只有場面失控,兇手在慌亂,緊張,受刺激之下所為,若有多人在場,兇手能掌控局面,當會處理的更從容.2.小偷偷東西,並不一定非殺人滅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案件,也沒有強姦輪姦,沒有殺人動機.3.若有多人在場,可以將受害者夫婦捆綁,口中塞個布料 (如內褲等),搜刮完畢,逼問藏錢財之處完畢,拿刀在受害者夫婦眼前晃一晃,威脅不得報警,否則殺他全家,然後揚長而去,一般用不著殺人.4.若要殺人滅口,以勒斃最簡單,拿刀砍79刀,到處是血,還要清洗血跡,費時費力,不可能.一些綁架撕票案,要嘛勒斃,要嘛一槍斃命,拿刀砍少見,也不需砍79刀.幾刀就可以斃命.5.觀命案現場,受害者夫婦未被控制,不像多人多刀的犯罪現象.若有四個兇神惡...

  4. 2012年12月25日 · 台灣應該廢除死刑? 殺人必須償命! 誰能當上帝? 死刑的思辯! 來賓: 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 許家馨. 兒童權益促進協會召集人 王薇君. 廢聯盟執行長 林欣怡. 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 高涌誠. 死刑能否相當程度彌補被害人? 死刑與兩公約及國內法? 死刑繼續存在但慎用,推動終身監禁,是否可行? Tags: 司法事件. 有話好說 廢. 死刑. 殺人. 司法. 人權. 新聞分類: 長照社福. Facebook Twitter Line Print Email (link is external) Prev article. Next article.

  5. 2012年12月26日 · 來賓: 中研院法律所助研究員 許家馨 兒童權益促進協會召集人 王薇君 廢聯盟執行長 林欣怡 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召集人 高涌誠 死刑遏止犯罪?廢鼓勵犯罪?報復的觀念應有多少比例在刑罰中? 如同所犯罪行,加害人應否也承擔身體及生命的苦難? 終身監禁的必要與問題?為何要用養他 ...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1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2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3
    •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4
  6. 個人覺得18歲以下該管,18歲以上就不用管了.都成年了(在民法未成年),自己應該為自己行為負責,莫非是心智不成熟,體型與外貌不等同於心智成熟度?這應是教育部職責所在,而非一昧地禁來禁去,該要教導學生心智如何成熟的方法才對.另外來賓吳志光教授,同樣是廢聯盟的支持者(廢聯盟副召集人 ...

  7. 2010年12月27日 · 台北市一名84歲的王老先生,親手殺了自己80歲的太太,他說,是不想讓生病的太太再受折磨,他在自己的部落格上,預言自己和太太都活夠了。 他的選擇,是不得已的嗎? 王老先生說,他是替自己的太太安樂死、幫她解脫,如果,台灣安樂死合法化,難道王老太太就可以選擇有尊嚴的離開? 人有選擇死亡的權利? 王老先生的兒子在美國,他又不放心別人照顧自己的太太,但一個老人要照顧另一個生病的老人,身心壓力有多大! 王老先生有沒有別的選擇? 政府又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源! 家中如果有重症、失能的病人,家屬能夠有些什麼樣的選擇,維持家人在生命最後的尊嚴! Tags: 公衛事件. 社會民生. 新聞分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