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6日 · 遭遇偷拍除要報警外,也可撥打113諮詢申訴方式。 (照片提供/柯俊銘) 文/柯俊銘. 案例1:高雄郭姓男子於捷運站看到正妹穿著短裙經過,趁對方搭手扶梯上樓,由後方將手機伸入裙底偷拍,結果失風被攔下,並報警送辦。 案例2:台南有位研究生進入總圖如廁,聽到隔間有聲,竟持手機透過底部偷拍,對方察覺並喝斥,保全人員聞訊趕來,立即扭送警局。 案例3:新北許姓男子受老闆委託照顧幼女,趁熟睡偷拍不雅照,因忘關靜音吵醒對方,惡行始遭揭發,法官以戕害孩子身心健全為由重判。 觸犯《刑法》「妨害秘密罪」 所謂「偷拍」係指未經允許竊錄他人的私生活。 拍攝者對於違法取得的影像並不具所有權,若隨便公開及使用,即使僅供自己欣賞,也可能觸犯《刑法》中的「妨害秘密罪」。

  2. 2023年3月2日 · 民眾若有相關困擾,可上衛福部網站「 私ME 」申訴處理外流影像,並了解應對4步驟,保持鎮定、保存證據、調高社群隱私設定、尋求協助。 黃苑婷說,私密影像外流的受害者男女都有,但女性被指責的機會更高。 在東方社會中,對性的態度是封閉保守的,台灣雖然已相對自由開放,但當女性展現跟性相關的言談或肢體表達,或是行為讓人有所聯想時,仍容易被掛上負面評論、受到指責,「誰叫你讓對方誤會」、「誰叫你拍這些影片」。 感情糾紛或分手 用性貶抑他人. 更進一步說,在我們的文化中,性時常與負面意象畫上等號,成為貶抑他人的工具,罵人話語就有許多與性或性器官有關的字眼。 洩漏私密影像也是使用「性」的手段來傷害對方,因此這種未經對方同意就任意散布私密照片影像的報復方式稱做「復仇式色情」。

  3. 2023年3月2日 · 網友回應. 當得知認識的人私密影像外流,親友可能會想方設法安慰,亦或打聽細節兼下指導棋,諸如「為什麼要拍呢」、「怎麼沒有保護自己」、「你應該要這樣做」,佳齡生活健康中心、嘉齡診所副院長兼身心科主治醫師黃苑婷建議,重點在觀察當事人準備好了嗎。 有些人的關心可能出自焦慮與無能為力,不知如何是好但仍希望能幫上忙,因此急.

  4. 2024年4月25日 · 「小心陌生人」方向錯誤 因為這原因. 首先不小盟說明,為何「小心陌生人」是錯誤的方向:據衛福部統計,0到6歲兒童性侵通報案中加害者多數是熟人,而比例最高的是直系親屬。 不小盟補充,53%熟人中包含了旁系親屬、朋友、老師、鄰居等「熟人」,以單一細項來說,直系親屬為最大宗加害人。 另外,孩子不易分辨陌生人,且陌生人不一定會傷害自己。 不小盟解釋,若曾與父母有互動,對孩子來說,他們就不是陌生人;例如曾去買東西的店員。 現實中也沒有童話的壞人形象;甚至大人會給孩子不一致的標準,例如萬聖節時帶小孩到處跟陌生人要糖果。 不小盟提醒,傳統教育恐造成受害幼童心理創傷。 (圖取自不小盟官網) 實際上,不小盟說明多數的幼年性侵害樣態:多數的幼年性侵加害者,為熟識的大人。 如前所述,直系親屬為性侵加害者大宗。

  5. 2023年6月1日 · 健康 > 心理精神. 遇到性騷擾怎麼辦?. 身心科醫師:要正視自己的感受勿隱忍. 2023/06/01 16:04. 身心科醫師提醒,遇上性騷擾,要正視自己的感受、適時明確表達自己的不舒服,並詢求第3方申訴管道,若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後群則建議就醫;示意圖 ...

  6. 2024年3月7日 · 校園霸凌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以下是一些以心理學知識為基礎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面對這種困境: 保持冷靜:首先,保持冷靜,並試圖不讓霸凌者看到你的情緒受到影響。 某些霸凌者可能是為了引起你的反應而行動的,如果這種滿足減少,他們可能會停止。 尋求幫助:不要獨自承受霸凌,尋求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告訴你的家人、老師或信任的朋友你所遭受的霸凌,讓他們能夠提供支援和採取行動。 保留證據:如果可能,保留任何證據,如文字消息、Line或網路上其他社交媒體聊天記錄、照片等。 這些都可以作為你尋求協助的資料。 建立社交支持:與朋友、同學和其他社交圈保持良好的關係。 支持系統可以幫助你度過困難時期。 避免獨自處理問題。 與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分享你的感受和困境。

  7. 2023年6月26日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近期「#Me Too」運動浪潮在台灣發酵,民進黨立委陳靜敏、吳玉琴、范雲等人今(26)日聯合舉辦「醫療與照顧場域性騷擾防治公聽會」,盼廣納學者專家與相關團體建議,一同討論如何透過修改法規與政策,盡可能的預防、阻卻這些發生在醫療照顧場域發生的性騷擾侵害,充分保障醫療照顧場域的同仁權益。 在醫療與照顧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