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正區 ( 臺灣話 : Tiong-tsìng-khu )位於 臺灣 臺北市 西南側,昔日建有 臺北府城 ,為 臺北市區 較早開發的區域,轄內有包括 中華民國總統府 、 行政院 、 立法院 、 司法院 在內等多個重要 中央政府機關 ,作為 臺北都會區 交通樞紐的 臺北車站 亦位於本區,確立其政經中心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 花博 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花為 木棉花 ,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歷史 [ 編輯] 台北車站 是多鐵共構的車站和交通轉運樞紐. 1990年,臺北市進行 行政區劃 調整,將原 城中區 、 古亭區 及部分 大安區 (普愛、信愛、惠愛( 三愛里 )、文光里)及 雙園區 (廈安里)合併而成為中正區。 地理 [ 編輯] 邊界 [ 編輯]

    • 地理
    • 政治
    • 教育
    • 医疗机构
    • 政党团体
    • 交通

    边界

    东界:自市民大道(原纵贯线铁路用地)北侧沿新生南路一段道路中心线转信义路二段接杭州南路二段,接罗斯福路二、三、四段与大安区为界。 西界:以北平西路接中华路一段沿中华路二段至泉州街口,衔接水源快速道路顺地籍线跨堤防迄新店溪接市界止与万华区为界。 南界:以新店溪河道中心线至福和桥,转基隆路四段中心线至罗斯福路四段与新北市永和区、台北市文山区为界。 北界:自市民大道(原纵贯线铁路)北侧地籍线与大同区、中山区为界。

    人口

    根据台北市中正区户政事务所及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中正区户数约6.6万户,人口约15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南福里与建国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2,054人与1,837人,其中南福里也是台北市人口最多的里。

    区政组织

    中正区公所是台北市政府在中正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

    文教机构和博物馆

    1. 国家图书馆 2. 国家两厅院 2.1. 国家戏剧院 2.2. 国家音乐厅 3. 国立台湾博物馆 4. 国立历史博物馆 5. 南海学园 6. 中华文化总会 7. 长荣海事博物馆 8. 牯岭街小剧场 9. 昆虫科学博物馆 10. 市长官邸艺文沙龙 11. 自来水博物馆 12. 医学人文博物馆 13. 中正纪念堂 14. 国军历史文物馆 15. 总统副总统文物馆 16. 水源剧场

    社区大学

    1. 台北市中正社区大学

    大专院校

    1. 台北市立大学博爱校区 2.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3.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北门校区 4. 东吴大学城中校区 5. 中国文化大学博爱校区大新馆 6. 中华大学台北校区 7. 国立台北商业大学台北校区

    捷运

    台北捷运 1. 板南线:台北车站 - 西门站 - 忠孝新生站 - 善导寺站 2. 淡水信义线:台北车站 - 台大医院站 - 中正纪念堂站 - 东门站 3. 中和新芦线:忠孝新生站 - 东门站 - 古亭站 4. 松山新店线:西门站 - 小南门站 - 中正纪念堂站 - 古亭站 - 台电大楼站 - 公馆站 5. 万大树林线:中正纪念堂站 - 植物园站 桃园捷运 1. 机场线:台北车站 1.1. 桃园捷运机场线有直达车与普通车2种营运模式,直达车自台北车站行驶至台湾桃园国际机场,途中仅停靠市区及机场端主要车站,需时约35分钟;普通车则全线运行、各站皆停,台北车站至桃园机场约需50分钟。另外亦有规划于台北车站提供旅客预办登机服务。

    铁路

    台铁 1. 纵贯线:台北车站 台湾高速铁路 1. 台湾高铁:台北车站

    道路

    省道 1. 台1线:忠孝西路(与共线)、忠孝桥 1.1. 台1甲线:中山北路 2. 台3线:忠孝西路(与共线)、中华路 3. 台5线:忠孝东路 4. 台9线:中山南路、罗斯福路 市区道路 1. 仁爱路 2. 信义路 3. 杭州南路 4. 金山南路 5. 新生高架道路 6. 市民大道

  2. V. W. X. Y. Z. 臺北市行政區劃. 北投區 | 士林區 大同區 | 中山區 | 松山區 | 內湖區 萬華區 | 中正區 | 大安區 | 信義區 | 南港區 文山區. 有關本 分類 的更多資訊請參閱中正區 (臺北市) 」。. 維基共享資源 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中正區.

  3. 工具. 臺北市行政區劃 係描述與今 臺灣 臺北市 相關之行政區劃沿革及現今臺北市之行政區劃範圍。 目前臺北市劃分為12區,其中面積最大和最小的行政區分別是 士林區 和 大同區 ,兩區面積分別為62.3682平方公里和5.6815平方公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行政區分別是 大安區 和 南港區 ,2023年底兩區人口分別為291,732人和119,930人;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低的行政區分別是大安區和 北投區 ,2023年底兩區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25,677人和每平方公里4,268人。 歷史 [ 編輯] 明鄭至清治時期 [ 編輯] 隸屬天興縣、諸羅縣時期(1661年-1722年) [ 編輯]

    區名
    區域代碼
    面積(km²)
    下轄里數
    63000010
    9.2878
    33
    63000020
    11.2077
    41
    63000030
    11.3614
    53
    63000040
    13.6821
    42
  4. 中正區 [編輯] 中正區次分區位置圖分別為城內次分區左上)、東門次分區右上)、南門次分區中上)、崁頂次分區)、古亭次分區下二)、公館次分區)。 城內次分區 固有地名:臺北城內 範圍:黎明、光復、建國共3里。

  5. 其他人也問了

  6. Category:中正區 (臺北市)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帮助. 维基共享资源 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 中正區. 子分类. 本分类有以下12个子分类,共有12个子分类。 G. 公館 (臺北市) ‎ (10个页面) 古亭 (19个页面) 中正區政治 (臺北市) (1个分类, 3个页面) 中正區教育 (臺北市) ‎ (1个分类) 中正區鐵路車站 (臺北市) ‎ (15个页面) 中正紀念園區 ‎ (15个页面) 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 (11个页面) 南海學園 ‎ (1个分类, 14个页面) 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 ‎ (24个页面) 組. 臺北市中正區組織 ‎ (7个分类, 75个页面) 臺北市中正區歷史 ‎ (24个页面) 臺北市中正區的里 ‎ (6个页面)

  7. 城中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中正區 、 萬華區 境內的一個地區,是臺北 西區 主要核心。 此區域作為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及首都核心區,源自清代 臺北建城 而興起,後歷經日治時期現代化風潮,大規模建設都市政策,並在國府時期以其為中心點,向外涵蓋到 艋舺 北部(今日萬壽、福星二里)和 三板橋 ( 華山 地區),加上始於日治時期金融業的發展、 臺北車站 及周邊多條公車路線行經,搭配 中華商場 和 城中市場 周邊商家,而成為 大臺北 重要 中心商業區 。 區域內有多個中央行政機關座落於此,並以 總統府 為中心,劃定 博愛特區 ,訂定許多管制措施。 歷史發展 [ 編輯] 新光人壽保險大樓. 更多資訊: 城中區 (臺北市) 1961年 : 中華商場 落成,為臺北1960年代與1970年代熱門逛街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