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失智症的預防 隨著研究的進展我們逐漸瞭解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因子。 我們應積極在生活中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趨吉) ,同時減少危險因子 (避凶) ,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甚至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增加大腦保護因子 (趨吉) 1.多動腦. 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 例如: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閱讀書報雜誌等。 2.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 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等。 3.均衡飲食.

    • 失智症症狀
    • 預防失智症的關鍵
    • 照護失智症患者
    • 失智症家屬支持資源

    老化的確會造成健忘,但是失智症(dementia) 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失智症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的狀況,還會出現語言能力、空間判斷、計算能力、注意力、抽象思考能力等各方面的認知功能退化,還可能有性情上的改變,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 失智症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一樣的症狀:

    絕大多數的失智症雖然無法治癒,但我們能做的,是將輕度失智的時間延長,延緩其退化的速度。曾有患者10年間一直維持輕度失智的狀態,能自理日常生活,對家人也不至於造成負擔。 想要預防失智症,或是延緩退化,究竟有哪些錦囊妙計?

    如何拿捏患者的照護尺度也是一門學問,過度保護或照顧不及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病情較輕微者,像是吃飯、穿衣、洗澡等較不具危險性的日常作息,仍可讓患者自理。 可以多鼓勵患者參加喜歡的活動,多一點陪伴增加人際互動的機會,把握幾個重要原則:控制三高、均衡飲食、作息正常、經常運動、避免受傷,才能延緩失智症的退化。

    失智症的照顧者常常會因為患者的溝通困難、異常的行為舉止、不當的言語甚至是暴力的行為而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以及更多情緒上的痛苦。另一方面如果被照顧者是自己的父母,照顧者看者自己的父母逐漸退化,最後甚至不認得自己的子女,這對照顧者來說更是一種沈重的失落感。 照顧者往往要面對多方的壓力,除了體力的考驗外,還有可能來自家族親友因為照顧責任的分配不均帶來的衝突,或是因為無暇顧及家庭、婚姻維繫而帶來的失和,也有可能因為辭去工作而帶來的經濟壓力等等都會帶來很多的考驗。 照顧失智症患者是一段長時間的身心考驗,需要適時地為自己建立一套支持系統。台灣失智症協會有提供許多豐富的資源給病友家屬,藉由參與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可以與有相同經驗的家屬互相交流經驗、互相打氣,讓自己的壓力可以獲得紓解,也可以學到照顧的技巧。 ...

  3. 2022年11月15日 · 維持規律與足夠的運動量就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建議每週有三到五次的運動時間每次三十到五十分鐘的輕度或中度運動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 2.充分睡眠: 這也是大家聽到耳朵長繭的建議。 每天睡滿八小時如果可以的話中午也小睡二十分鐘有效幫助減少三分之一的失智罹患率3.保護大腦免於外傷:...

  4.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也曾報導規律的認知活動如閱讀書籍或報章寫作填字游戏下棋玩紙牌遊戲參與小組討論或彈奏樂器都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因此多動腦就是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的第一步除了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外另一常見的失智症是血管性失智症由於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在台灣腦中風有越來越普及化的趨勢因此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率亦有逐年增多的現象。 流行病學統計顯示,腦中風個案於中風後每年約有5%會患有失智症,而於中風後的五年,約四分之一的腦中風個案會罹患上失智症。

  5. 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重點在預防或避免危險因子以延緩失智症的發病年齡。 建議預防措施如下: 多主動接觸新事物、多動腦筋,或多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如: 多看報章雜誌、寫作、打橋牌、繪畫、園藝、烹飪等。 加強平時休閒活動,強化腦部機能,如: 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有氧運動、瑜伽、太極拳等,這些運動能有效控制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風險。 此外需儘量飲食清淡、攝取深海魚類或使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來烹調,以避免肥胖或過重。 地中海飲食. 源自於地中海地區國家的傳統飲食習慣,以大量橄欖油、豆科植物、天然穀物、水果和蔬菜,適量魚、乳製品及紅酒,少量肉製品為重要特色,簡單、清淡且富含營養。 飲食金字塔如下: 1.

  6. health.nanshanlife.com.tw › 看健康 › 如何預防失智症?如何預防失智症?

    2023年11月1日 · 根據2020年Lancet 期刊新公布的預防失智症因子相較於2017年的報告這次新增3種會導致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分別是過度酗酒頭部傷害空氣汙染加上原有的9種危險因子合計12種危險因子根據研究發現如果能把這12種危險因子剔除能減少40%的失智症發生機率或是延緩失智症的發生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健康生活與多參與社交活動. 多動腦 :研究顯示,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 例如: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參加課程、學習新知、閱讀書報雜誌等。 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 例如: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健身房、柔軟體操、有氧運動、瑜珈等。

  7. 一般來說,醫師會建議病患就診時,一旁有熟悉家屬在旁陪同,問診上才可以確切明白病患病史,及病患與家人互動情況,有助於醫師判斷病患認知功能有沒有異常,甚至影響生活。 若評估後確認符合條件,就會進入下一步診斷。 由此可知,看診過程中問診,更常時候是身家調查、話家常。 就許多面向回顧病患生命歷程,像是工作、小孩、就學、出生等,讓病患敘述至近期事件,例如:最近記事是不是開始出現問題等,這個過程特別重要。 另外,病發是先從哪個症狀開始? 是工作障礙? 人格變化? 還是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