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除了頻尿的症狀外常合併有急尿急迫性尿失禁和夜尿的情形通常發生在老年人糖尿病神經系統有問題只要口服抗膽鹼藥物症狀可獲得極大改善使他們小便次數減少頻尿的症狀便可獲得改善

  2. 2023年5月5日 · TAGS. 2020 年 5 22 日修訂夜間遺尿又俗稱尿床是指四歲以上的孩童於睡眠時不自主的排尿現象。 根據西方文獻報. 告,五歲的孩童約有百分之十五仍有尿床的情形,隨著年紀增長,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尿床兒轉好,到二十歲時約有百分之一的成人仍有尿床的情形。 嚴格講起來,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漸成熟,遺尿症自然會消失。 然 而,遺尿的情形不但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精神壓力,處置不當時,甚至會造成父母與孩子親子關係不良,過度的責罵或處罰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尊心受損,形成自卑及一些行為上的問題。 目前為止,對於夜間遺尿的形成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不過研究顯示,尿床的原因與夜間多尿 ( 與” 加壓素” 分泌不足有關),膀胱容量較少,睡眠時膀胱以漲尿但卻無法自己意識到有關。

  3. 所謂的頻尿症, 是指原本已受到良好小便訓練的小孩, 其小便次數突然增加至每小時10-15次, 而且每次小便的尿量很少, 每天總尿量並沒有增加, 且往往沒有夜尿症的情形, 此症常發生於二到十四歲, 尤其是四到六歲的孩童. 通常尿液與泌尿系統影像檢查都是正常的. 證據顯示, 這些孩童的症狀常與心理或社會壓力相關, 根據一篇研究, 在40% 的病童中可找出一些特別的心理問題﹐如就學壓力, 親人死亡或生病, 搬新家, 住新屋, 媽媽照顧新生兒的弟弟妹妹等等. 診斷的重點: 通常藉由完整的問診, 理學檢查, 與簡單的尿液檢查, 就可以很容易診斷這疾病.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馬偕兒童醫院 林自華醫師. 什麼情況算是頻尿? 所謂的頻尿症,常發生於二到十四歲,尤其是四到六歲、原本已受到良好小便訓練的小朋友,突然不到十分鐘就喊著要去尿尿,但是每次的排尿量又不多,每天總尿量並沒有增加。 白天發生的頻率較高,到夜晚睡著了後,卻不會因為要尿尿而醒過來。 可以作什麼檢查? 會有什麼發現? 因為從外生殖器的刺激、發炎,到膀胱的發炎、異物(例如結石),再到控制小便的神經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小便次數的改變。 所以可以視情況作尿液檢查、超音波或者X光,但通常尿液與泌尿系統影像檢查都是正常的。 檢查都正常,那麼頻尿的原因是什麼呢?

  6. 夜間遺尿又俗稱尿床, 試紙四歲以上的孩童,於睡眠時不自主的排尿現象. 根據西方文獻報告, 五歲的孩童約有百分之十五仍有尿床的情形, 隨著年紀增長, 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尿床兒轉好, 到二十歲時約有百分之一的成人仍有尿床的情形. 嚴格講起來, 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 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漸成熟, 遺尿症自然會消失. 然而, 遺尿的情形不但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精神壓力, 處置不當時, 甚至會造成父母與孩子親子關係不良, 過度的責罵或處罰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尊心受損, 形成自卑及一些行為上的問題. 目前為止,對於夜間遺尿的形成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 不過研究顯示, 尿床的原因與夜間多尿 ( 與” 加壓素” 分泌不足有關), 膀胱容量較少, 睡眠時膀胱以漲尿但卻無法自己意識到有關.

  7.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 馬偕紀念醫院 (104217)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 電話:(02)2543-3535 傳真:(02)2523-2448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251020) 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45號

  8. 大部分神經性膀胱的病患主要是因中樞神經對膀胱功能的控制變差, 使病患會有頻尿夜尿尿急排尿困難排尿中斷和餘尿增加的情形原因事實上,幾乎所有神經系統的病變都可以影響膀胱功能。 如中風、巴金森症、多發性硬化症、糖尿病、 脊髓膨出、脊髓外傷或手術、骨盆腔的外傷或手術等,都可能影響膀胱功能。 不良的排尿習慣、 器官老化、發炎或焦慮等因素所造成的神經機能退化,都會影響膀胱功能,造成了神經性膀胱。 診斷: 病患詳細的病史和身體檢查 尿流動力學檢查, 如膀胱功能測量, 尿流速測定, 尿道壓力檢查以及肌電 圖檢查。 放射線 超音波 內視鏡. 治療: 藥物治療 膀胱排尿反射訓練 導尿─留置導尿或間歇性自我導尿,膀胱造廔術 手術─如尿道括約肌切開術、脊髓神經根切斷術或尿液分流術。 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