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天2日公布新冠疫情上周新增262例本土病例49例死亡。 疫情雖然趨緩,但是重症、死亡個案仍出現,對此,疾管署提醒容易發生重症、死亡的「4個族群」,從4月9日起將可接種第2劑新冠XBB疫苗。 疾管署表示,國內新冠疫情上周(3月26日至4月1日)新增262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較前1周(3月19至3月25日)新增281例下降;而上周也新增49例死亡病例,較前一周新增53例下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疾管署指出,近4周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JN.1 (94%)為多,其次為BA.2.8(64%)、及EG.5 (2%);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90%)為多,其次為BA.2.86 (10%)。

  2. 2 天前 ·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BA.5席捲日本,全國各地21日通報逾18萬例,是第7波疫情爆發以來最高,東京都和大阪府的感染病例雙雙再創新高。 NHK 報導 ,隨著Omicron變異病毒株BA.5迅速傳播,日本21日新增病例創新高,全國通報18萬6229起確診病例,新增死亡47例。 根據NHK 統計至傍晚6時 ,日本47個行政區中,有35個通報的病例均創下新高,其中,愛知、琦玉與福岡三縣,新增確診病例皆突破1萬人。 東京21日新增確診病例3萬1878人,是單日確診人數首度超過3萬;大阪通報2萬1976起病例,也是單日確診人數首度突破2萬。 東京醫療體系再度進入最高層級紅色警戒。 在關西地區,隨著大阪單日確診人數從1.5萬飆升至2萬1976例,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警告,當地醫療系統負荷緊張。

  3. 2024年5月19日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也分析臨床實驗發現確診者隔離一段時間後新冠傳染力就會下降病毒量也會降低因此隔離5天後仍快篩陽性並不一定具傳染力。 至於「7+n」及「5+n」要如何換算日期,指揮官王必勝指出,防疫政策調整都以確診時間為主,11月6日以前的確診者要採「7+7」、11月7日到11月13日的確診者採「7+n」、11月14日開始的確診者才適用「5+n」。 (延伸閱讀: 11/14起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為5天 快篩陰可提前解除自主管理 ) 另外,11月7日起同住接觸者也不再需要隔離改為「0+7」,自最後接觸日起為第0天。 而0+7需符合1人1室原則,且避免接觸長者與兒童等高風險族群,外出時需持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 指揮中心不會特別追蹤同住接觸者是否落實防疫規定,請民眾得需自主防疫也保護他人。

  4. 其他人也問了

    • 探病管理措施
    • 陪病管理措施
    • 放寬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制措施
    • 調整陪伴者、陪住者免除篩檢之疫苗劑次條件

    (一)全國醫院之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包含RCC)、精神科病房、慢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病況危急或例外情形者,得開放探病。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 (二)探病者應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自費篩檢陰性證明。若為「完成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或「確定病例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含)以上至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

    (一)全國醫院住院病人之陪病人數以1人為限,但病人為兒童(12歲以下)、老人(65歲以上)、身心障礙或經醫療機構評估有照護需求者(如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等),陪病人數上限為2人。 (二)預定(非緊急)住院病人之陪病者,於入院陪病前2日內篩檢;緊急需入院陪病者,於入院陪病前篩檢。完成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者公費篩檢限1名;未完成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應進行入院及每周定期自費篩檢。陪病者若為「確定病例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含)以上至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疫情期間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陪、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陪、探病人員進入醫院務必佩戴...

    (一)原限制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及花蓮縣住宿式長照機構除例外情形暫停探視,調整為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有條件開放探視。 (二)訪客應出具探視當日COVID-19抗原快篩(含家用抗原快篩)自費篩檢陰性證明,若為「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或「確定病例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含)以上至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

    (一)原規定陪伴者及陪住者應完成COVID-19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機構內現有之陪住者如尚未完成疫苗基礎劑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且無法替換,應每7天進行1次自費篩檢。 (二)調整為陪伴者/陪住者免除篩檢之疫苗劑次條件為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人員若曾經確診 COVID-19,解除隔離且距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適用)15天以上至3個月內,可免除篩檢。 (三)未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之陪伴者應出具探視當日COVID-19抗原快篩(含家用抗原快篩)自費篩檢陰性證明;現有陪住者如尚未完成疫苗追加劑達14天(含)以上且無法替換,則應每7天進行1次自費篩檢(含家用抗原快篩)。 除上述措施外,機構仍應遵循「衛生福利機構與榮...

  5. 2024年5月23日 · 台灣疫情趨緩當中未來也將實施確診者5+n政策針對口罩鬆綁令王必勝今天說明相關規定都還在討論當中目前口罩令預計以2階段式實施第1階段主要方向為室外不用戴室內要戴」。 但由於在戶外也會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因此是否另訂規定也仍在討論當中。 而第2階段暫定為指定場所必須佩戴口罩,如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密閉的大眾運輸工具等,其他場所則可不戴。 室內部分也得視狀況決定,是否改為表列場所如演唱會、選舉造勢等大型活動需配戴口罩。 另外,他也透露將有第三階段不強制但「建議」戴口罩場合,也仍持續制定中。 (延伸閱讀: 防疫新制7+N、5+N超混亂 一圖看懂確診隔離規定 )

  6. 6 天前 ·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 ,14日解釋為何中國多地爆發疫情主要是全球疫情更嚴峻以及Omicron傳染性極強的緣故。 目前中國通報的新增案例當中,Omicron佔80%。 另外這次感染多數無症狀,並稱90%人群已經接種疫苗有一定免疫力。 吳尊友強調「動態清零」依舊是這次防疫的總方針,要求各地地方政府及時阻斷傳播並及早治療病人。 目前中國有吉林、深圳、上海三地祭出嚴格封鎖措施,成效如何還須過幾日觀察。 吉林封省. 吉林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

  7. 2024年5月18日 · Watch on YouTube. 單日確診數創疫情以來新高. 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公布的 資訊 ,中國11日新增1761例確診,包含1524起本土案例、237起境外移入,累計共有11萬3528人確診、4636人死亡。 儘管中國單日新增的本土案例遠低於其他國家,但不斷增加的確診數可能會讓中國政府以往強調盡快控制疫情的「動態清零」策略變得更為複雜。 中國政府並未將無症狀感染者列入確診病例;無症狀患者11日新增1048人,比10日新增的703例還要多。 吉林省長春市疫情嚴峻。 (美聯社) 多個城市已經取消集會活動、減少實體教學並展開大規模篩檢以防止疫情蔓延。 東北吉林省是疫情重災區之一,11日就新增400例本土確診,也迫使吉林省吉林市長王路、省會長春市九台區區長李欣被免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