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頸動脈狹窄為中風主因之一,每年3~4萬缺血性腦中風病者中,有10~20%為頸動脈狹窄所致。 頸動脈狹窄症狀包括頭暈、眼睛黑曚,與貧血、身體過累相似。

  2. 頸動脈狹窄可以怎麼診斷? 頸動脈狹窄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如果是高風險群,請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醫師會用聽診器聽聽看頸部的動脈,如果聽到異常的血流雜音,則有可能是頸動脈狹窄。

  3. 2023年6月27日 · 頸動脈嚴重狹窄是造成缺血性腦中風主要原因之一,可藉由頸部超音波檢查、磁共振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腦血管血管攝影檢查協助確認與診斷。 (延伸閱讀: 腦血管超音波檢查 、 電腦斷層檢查 、 血管攝影術) 二、頸動脈狹窄有哪些症狀? 頸動脈狹窄會導致長期血流量不足而造成大腦血液供應減少,隨著腦部缺血愈來愈嚴重,病人會感到暈眩、反應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變嚴重時會出現各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中風的症狀如突然嘴歪、眼斜、肢體麻木無力、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單眼或雙眼看不見或複視 (看東西有兩個影子)、走路不穩、失去平衡等。 (延伸閱讀: 腦中風之照護)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頸動脈狹窄,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 神經內科門診 就醫。 三、頸動脈狹窄要怎麼治療?

  4. 2021年9月28日 · 研究報告指出,壞膽固醇低於40mg/dl時,血管斑塊每年以1%的速率萎縮,用藥達1.5到2年,頸動脈狹窄變小、症狀明顯改善。 今年歐洲心臟學會的報告中,顯示打此針劑的患者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發生率都降低。

  5. 什麼是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通常由動脈粥狀硬化引起頸動脈管徑變窄。. 動脈粥狀硬化是在血管壁上堆積了膽固醇,發炎細胞,和鈣質。.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物質會黏附在血管壁上,並結合形成「動脈硬化斑塊」。. 斑塊積聚會導致頸動脈變窄或阻塞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內膜剝離術是國際上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主要方式,外科醫師利用一個頸部的切口找到頸動脈,切開頸動脈,移除堆積於頸動脈的斑塊後再縫合血管。 至於微創頸動脈支架的原理就與心臟的冠狀動脈支架非常類似,醫師從患者鼠蹊部放入導線,一路延伸到頸動脈,直到導線穿過頸動脈狹窄的地方,再順著導線展開頸動脈支架,接著可以用氣球做局部擴張,將斑塊撐開,回復頸動脈的血流暢通。 「微創頸動脈支架治療時間短,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且不需麻醉,在患者清醒的狀況下施行,對年紀大的患者來說較能負荷。 」崔源生主任解釋。 放置頸動脈支架 配合保護裝置. 在放置支架時,為了預防在操作過程中的血塊掉落,醫師會運用更精細的導管設計。

  8. 頸動脈狹窄分有症狀與無症狀兩種,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是指在180日內發生過頸動脈狹窄側的缺血性腦血管症狀。 常見的臨床徵象包括半側肢體麻木或無力、臉歪、口齒不清、語言障礙、暫時性單眼黑矇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