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通常藉由完整的問診, 理學檢查, 與簡單的尿液檢查, 就可以很容易診斷這疾病. 若有以下情況, 則考慮並非單純的頻尿症, 如從小就一直有頻尿現象, 小便時滴滴答答, 內褲老是濕濕的, 或嚴重便秘, 此時考慮可能有嚴重的神經缺陷, 或先天泌尿道畸形; 多渴多尿, 則多注意幼年型糖尿病或尿崩症; 伴隨排尿困難, 小便灼熱, 一定考慮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 女性病童若合併夜晚肛門奇癢, 考慮蟯蟲的可能性; 喝了太多利尿的食物或飲料, 如咖啡, 有時也會有類似的症狀; 家庭中若有腎結石的病人, 也考慮高尿鈣症的可能性, 這些情況, 通常有經驗的醫師都可以靠問診與簡單的尿液檢查做鑑別診斷. 治療方面: 通常不需要任何藥物的治療, 正確的診斷與教育就是最好的治療.

  2. 6738. TAGS. 【惱人的頻尿】 常常想解小便,甚至老覺得解不乾淨,是很多人曾經有的經驗。 有些人在睡著後還一直起來跑廁所這就是所謂頻尿以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認為病人本身認為小便次數過多就是所謂頻尿並分為白天頻尿和夜間頻尿一般定義為白天小便次數超過8次晚上睡著後小便次數超過1次以上就可稱為頻尿。 膀胱具有儲尿和排空功能,只有在想解小便時,膀胱內壓才會上升,如果儲尿或排空功能有問題時,就會產生頻尿的症狀。 根據調查,自認為有頻尿症狀的婦女盛行率約有21.1%,可見頻尿症狀確實困擾著大多數的女性。 如何知道自己的小便習慣呢?

  3. 馬偕兒童醫院 林自華醫師. 什麼情況算是頻尿? 所謂的頻尿症,常發生於二到十四歲,尤其是四到六歲、原本已受到良好小便訓練的小朋友,突然不到十分鐘就喊著去尿尿,但是每次的排尿量又不多,每天總尿量並沒有增加。 白天發生的頻率較高,到夜晚睡著了後,卻不會因為尿尿而醒過來。 可以作什麼檢查? 會有什麼發現? 因為從外生殖器的刺激、發炎,到膀胱的發炎、異物(例如結石),再到控制小便的神經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小便次數的改變。 所以可以視情況作尿液檢查、超音波或者X光,但通常尿液與泌尿系統影像檢查都是正常的。 檢查都正常,那麼頻尿的原因是什麼呢?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5月5日 · 2023-05-05. 蔡政道,林自華醫師 5211. TAGS. 2020 5 22 日修訂夜間遺尿又俗稱尿床是指四歲以上的孩童於睡眠時不自主的排尿現象。 根據西方文獻報. 告,五歲的孩童約有百分之十五仍有尿床的情形,隨著年紀增長,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尿床兒轉好,到二十歲時約有百分之一的成人仍有尿床的情形。 嚴格講起來,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漸成熟,遺尿症自然會消失。 然 而,遺尿的情形不但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精神壓力,處置不當時,甚至會造成父母與孩子親子關係不良,過度的責罵或處罰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尊心受損,形成自卑及一些行為上的問題。

  6. 馬偕紀念醫院 小兒科系 小兒腎臟科主任 蔡政道. 夜間遺尿又俗稱尿床, 試紙四歲以上的孩童,於睡眠時不自主的排尿現象. 根據西方文獻報告, 五歲的孩童約有百分之十五仍有尿床的情形, 隨著年紀增長, 約有百分之十五的尿床兒轉好, 到二十歲時約有百分之一的成人仍有尿床的情形. 嚴格講起來, 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 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漸成熟, 遺尿症自然會消失. 然而, 遺尿的情形不但容易造成孩子與父母的精神壓力, 處置不當時, 甚至會造成父母與孩子親子關係不良, 過度的責罵或處罰可能造成兒童的自尊心受損, 形成自卑及一些行為上的問題.

  7. 2023年5月22日 · 泌尿道感染的部位可分為上泌尿道和下泌尿道感染上泌尿道感染指感染的部位在腎實質或腎盂比較容易造成高燒不退的現象下泌尿道感染則是感染於膀胱或尿道的部位較不會引起發燒但易造成解尿疼痛血尿頻尿等現象。 為什麼會發生泌尿道感染呢? 細菌的因素. 從很久以前就知道,某些細菌特別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其中,最常見的菌種是. 大腸桿菌,約 80%的泌尿道感染都是這種細菌造成的。 為什麼這些細菌特別容易造成感染呢? 首先,這些細菌的表面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纖毛或鞭毛,不但能夠附著於泌尿道上皮細胞,而且可以「爬」到腎盂甚至腎實質造成感染。 其次,有些細菌的包膜含特殊的抗原,可閃避人類白血球的吞噬。 某些細菌甚至能釋放一些特殊的物質來加強其感染的能力。 會陰或尿道的因素.

  8. 2023年5月5日 · 上述三種腎絲球腎炎,有時單靠臨床表現並不能清楚地區分,所以必須做腎臟切片的檢查才能正確地診斷。兒童期的血尿,在臨床上是相當常見的問題,它的發生原因林林總總,各式各樣。它的發生代表種警訊,提醒家長應送小孩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