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5年2月26日 · 所以我只想用一句話表達我在看"戲外戲"的感想: 石頭夢說的是複雜一言難盡的生命故事,請不要把人的情感簡化成愛台灣或選大陸!

  2. 2013年2月20日 · 如今,胡台麗推出了新片《石頭夢》,紀錄了花蓮木瓜溪畔一個社區的點滴,以榮民劉必稼先生為主體,將紀錄範圍擴展到他的家庭、親友與社區上。 詩意般的美景(李中旺的攝影)與淡雅的配樂,是《石頭夢》裡重要的兩個技術結構。

  3. 石頭夢》中穿插著劉必稼的資料畫面,也不禁讓人回想起這約40年間台灣的社會變遷。 劉必稼總是安靜寡言,相較於他的沉默,一位同是老兵身分的同袍在講述過去的辛酸種種時居然不禁留下淚來。

  4. 在《劉必稼》中,石頭是開疆闢土的象徵;到了《石頭夢》,石頭變成玫瑰石、山水畫,是可以買賣、交易的物品,這反映了台灣社會發展的一個想像空間。

  5. 作者: janta (我是麻將俠 ^_^! ) 看板: movie 標題: Re: 石頭夢 (觀影與戲外戲心得) 時間: Sat Feb 26 17:19:30 2005 ※ 引述《beuys (真心相待)》之銘言: : 雖然這是一部"紀錄片",但紀錄片也是電影史很重要的環節之一啊。

  6. 我修了一門大家都覺得很奇妙的通識課 底邊社會與文化 以下是觀看石頭夢紀錄片後的心得! 片頭的古琴聲給了觀眾深沉的發想。 民國38年政府遷台後許多外省老兵被安置在花蓮開墾地,老榮民隻身到台灣,孤獨太久了總需要找個伴,因此他們大都娶當地原住民年

  7. 石頭夢》(英語: Stone Dream ),由胡台麗導演,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出版,於2004年上映的臺灣紀錄片。 [1] 本片是繼1967年陳耀圻導演拍攝的《劉必稼》以後第二部以劉必稼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