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8年8月22日 · 秋水仙素的真正問世,是在1820年由法國化學家由秋水仙的種子和球莖中萃取出,經研究它可以和微管蛋白解合,能夠幫助止痛和消炎,目前普遍應用於治療痛風上。 秋水仙素的毒性及副作用

    • 疾病症狀

      患有高血壓的阿元,一直以來服用乙型阻斷劑治療,但常有疲 ...

    • 秋水仙素是什麼?秋水仙鹼片有哪些功效?
    • 秋水仙副作用有哪些?除腹瀉嘔吐外,需注意過量服用引發併發症
    • 秋水仙素怎麼吃?
    • 秋水仙空腹吃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嗎?
    • 擔心秋水仙副作用太多?試看看無副作用的解晶代謝科技

    秋水仙素是取自秋水仙種子與球莖的植物鹼,呈現白色或淡黃色,形式為粉末或針狀結晶的萃取物。人類最早使用秋水仙的紀錄可以追溯到公元 1 世紀,由古希臘藥理學家 Pedanius Dioscorides撰寫的《藥物論》一書中,已有記載秋水仙萃取物可以改善痛風症狀。直到 1820 年由 2 位法國化學家將秋水仙素提取出來,再結合微管蛋白後,製成秋水仙鹼片,具有止痛抗發炎作用,常用於治療痛風,但不可降低體內尿酸濃度。

    由於秋水仙本身具有毒素,食用後可能會引起腹瀉、噁心嘔吐、喉嚨燒灼等症狀。若是服用過量,則可能會造成以下情況,不過在臨床案例中非常少見: 1.腎臟衰竭 2.肝臟衰竭 3.嗜中性白血球減少 對於腎臟、肝臟功能不佳的痛風患者,應減少使用秋水仙素,避免衰竭情況惡化。

    早期治療痛風時,會讓患者 2 小時服用 1 次 0.5mg 劑量的秋水仙素,直到出現腹瀉或噁心症狀才停止,但一整天累積下來劑量太高。現今已改成早晚各 1 次,單日最高 6mg 劑量的配藥方式,搭配降尿酸藥物,減緩痛風症狀。

    由於痛風發作多在半夜,許多患者第一時間會服用秋水仙素止痛消炎,但在空腹狀態下,對於秋水仙素帶來的副作用,難免會讓人有疑慮。其實秋水仙素可以空腹吃,也能飯後服用,只需注意 1 日不要攝取超過 6mg 的劑量即可。

    若你擔心服用秋水仙素伴隨而來的副作用,不妨試看看「解晶代謝科技」。比起秋水仙素只能止痛消炎,解晶代謝科技是透過促進人體酵素-「HPRT 酵素」與「 LDH 酵素」,同時抑制尿酸生成並促進代謝。只要 20 分鐘就能被人體快速吸收,有效降低尿酸高達34%,並減緩痛風症狀。經全球 9 項人體實驗證實,更擁有 9 項日本及全球專利,是讓人安心服用的痛風保健品。 更多關於痛風保健品的介紹,請參考: 痛風藥有哪些?吃多了會有副作用嗎?常見痛風藥物完整解析 完整痛風相關資訊,請參考: 認識痛風原因,痛風不是病,發作起來要人命,該如何治療與預防?

  3. 2014年12月28日 · 秋水仙素是最初萃取於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種子和球莖的一種植物鹼。 它是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或針狀晶體,有劇毒。 最先用於治癒風濕病和痛風,但其具瀉藥及促進嘔吐的功能也成為醫師開處方的原因之一。

  4. 2022年9月15日 · 服用秋水仙素,若能在痛風發作(發作初期有疼痛預兆)前24小時先給藥,效果較明顯。 腎臟功能衰竭及年齡超過70歲的病患,須注意調低服用藥量。 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

  5. 秋水仙素(可樂喜錠, Colchicine): 急性期或快發作時可先吃兩顆,一小時後吃一顆,急性期後可以早晚餐後各一顆。 但腎功能不好要減量, 如有腹瀉情形應先停藥,等止瀉後可將原本劑量減半使用。

  6. 2021年3月11日 · 研究團隊把治療痛風的「秋水仙素」,應用在晚期肝癌臨床上,每錠0.5毫克只有新台幣3元銅板價,且療效並不比動輒數十萬元的新藥差,目前已有1名病人存活了4年。 看更多: 他「中度脂肪肝」多年,竟長出肝癌! 肝病權威許金川:1關鍵判斷肝臟健康. 銅板價「秋水仙素」抗肝癌! 每錠0.5毫克新台幣3 元. 近年來火紅的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只能延緩肝癌的惡化,並無法治癒肝癌,而且副作用高、價格昂貴。 而高醫將過去用來治療痛風的藥物「秋水仙素」,應用在晚期肝癌臨床上,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秋水仙素是問世數十年的老藥,價格相當便宜,每錠0.5毫克只有新台幣3元銅板價。 而高醫肝膽胰內科林子堯教授和其團隊研究發現,這個老藥也可用來處理肝癌。

  7. 2020年12月3日 · 秋水仙素」(Colchicine)是一款緩解痛風症狀的老藥,在台灣使用已有將近40年歷史,為處方用藥,在台灣共有17張藥品許可證,屬於第一線用藥。 據健保統計,全台一年用量高達3800萬顆。 不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年監測藥品不良反應通報案例發現,2011年至今年8月底,共接獲353 件不良反應通報案例,以肝腎功能不全病人占大宗,其中180件為非嚴重不良反應、173件為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有10人死亡。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患者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全血球減少、橫紋肌溶解、神經病變等症狀,這些雖然都是仿單中記載的可能副作用,但疑因患者肝腎功能不佳或合併使用慢性病藥物,導致藥物代謝時間拉長,明明只吃1顆藥,卻可能出現2到3顆的藥效,副作用也因此倍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