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8日 · 1218四大公投「護藻礁生態」陸續開票中,只要同意票超過498萬6367票,且多過不同意票便跨過門檻,《ETtoday新聞雲》緊盯中選會開票狀況,也持續為 ...

  2. 2021年12月18日 · 台灣第一次沒有綁大選的公投結果出爐,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藻礁皆未通過,但不通過代表什麼? 將有哪些挑戰? 政府能否回應民意?

  3.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 認為,「突堤效應」將影響漂沙量,造成「北淤、南侵、中間沙埋」,也就是北側白玉藻礁淤積、南側觀新藻礁保護區遭受侵蝕,生態最佳的中段大潭藻礁也都將面臨更大的威脅。

  4. 藻礁公投使得生態保育與能源轉型議題一一浮現,恰恰顯現出政府長期在海洋管理及再生能源發展上的不足。 守護藻礁生態 應增加海洋基礎研究. 以海洋生態保育來看,身為一個海洋國家,台灣在2015年才公布《海岸管理法》,將「確保自然海岸零損失」列為立法原由;負責國家總體海洋政策的海洋委員會,也遲至2018年才成立。 在此之前,國家對於海洋生態相關的研究嚴重不足,許多生態調查資料經常是因為開發案件才開始進行。 2020年行政院提出「向海致敬」政策,在開放民眾親近海洋的之際,卻未深邃地思考:我們對於海洋最深的敬意該是什麼? 怎麼更加謹慎地運用海岸、海洋資源? 站在開發案前,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將《海岸管理法》中「確保自然海岸零損失」的的立法意旨納入考量?

  5. 12月18日舉行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有「反萊豬」、「公投綁大選」、「重啟核四」及「珍愛藻礁」等4項公投議題登場,最後開票結果以「4個不同意」皆破400萬勝出,聯合新聞網在選後整理了圖表分析,讓讀者能清楚了解這次公投同意、不同意比例、各縣市投票 ...

  6. 2021年12月18日 · 藻礁公投結果今晚出爐。 (圖/TVBS資料畫面) 根據政院的再外推方案,計畫將工業港外推455公尺,原預計2022年12月可開始供氣,將延緩至2025年。 因此,無論公投通過與否,全民皆須負擔金錢及時間成本,通過的話,政府須另尋替代方案,沒通過,預計將再評估再外推版本。 更多 TVBS 報導. 藻礁公投若通過 經濟部:每年少137億度電. 政院:三接沒有蓋在藻礁上 外推使用棧橋影響最小....

  7. 2021年12月18日 ·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謙卑地接受這個選舉結果。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片) 四大公 在今(18)日舉行投票,分別為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投票結果也陸續出爐。 截至目前為止,四大公投案皆為「不同意票領先同意票」,結果大致底定。 對此,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 潘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