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28日 · 頸動脈超音波可以測量頸動脈內膜厚度、動脈硬化斑塊、血管的流速及阻力,以及計算椎動脈的血流量。 此外,頸動脈超音波在偵測超過50%以上的頸動脈狹窄的準確性,一般認為超過85%以上。 頸動脈狹窄置放支架之後,頸動脈超音波也可以直接看到支架內是否有新形成的動脈硬化、明顯狹窄或阻塞。 如果檢測結果為異常,臨床醫師會根據病史,建議病人定期做頸動脈超音波追蹤檢查或安排進一步的神經影像檢查。...

  2. 2019年6月6日 · 頸動脈超音波的好處. 超音波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檢查儀器,因為非侵入性、沒有輻射、操作簡單、安全性高、便宜、方便,是初步判斷很好的工具;在超音波中可以清楚看到血流的狀況,或是血管有沒有狹窄、斑塊、血管阻塞、剝離的情況,如果發現不對勁,可以再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把詳細的狀況看清楚。 根據統計發現,如果在超音波中看到頸動脈有斑塊,心臟冠狀動脈有斑塊機率會比一般人高6倍以上、其他血管狹窄的機率高3倍以上,所以不只能查到中風,也能看出心肌梗塞的機會。 做檢查前不用空腹、只需要人到現場,馬上就可以知道檢查情況。 目前頸動脈超音波對於曾有腦血管疾病病史、腦血管疾病高風險群有健保給付,基本上各地的大醫院都能施作,如果不是這類族群,需要1500~3000元左右的自費費用。

  3. 2022年7月29日 · 頸動脈超音波乃利用超音波來測定頸動脈血管的管徑和血流變化,可掌握頸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還能利用超音波反射來檢查血管壁有沒有發生粥狀硬化的情形,也可評估流入腦內的主要血管(如內頸及外頸動脈、脊椎動脈)的狀況,監測血管有無動脈硬化 ...

  4. 2018年10月5日 · 一、檢查適應症. 1.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瞭解頸部血管有無狹小、阻塞或先天發育異常。. 2.假如病人有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症狀 (如局部無力、視覺障礙,吞嚥或構音困難) ,中樞性暈眩,無症狀的頸部雜音,曾有缺血性腦中風病史 ...

  5. 頸動脈及穿顱超音波檢查是一種安全且非侵入性的檢查。 基本上不會有疼痛感、也沒有副作用或危險性。 其主要運用超音波反射的原理,檢查頸動脈的結構是否正常,是否有狹窄或粥狀樣硬化,另外利用都普勒效應的原理來測量動脈的血流量、血流速度、以評估供應腦部血流是否足夠。 一、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評估頸部(顱外)主要動脈血管(內、外頸動脈、椎動脈)的構造,評估是否有動脈硬化及血管狹窄,或是否有其他特殊的血管病變,以及血流動力學。 二、穿顱超音波檢查. 主要藉由測量顱內主要動脈(前、中、後大腦動脈及顱內椎動脈)的血流速度,來評估動脈狹窄的狀況 。 因為探頭發出的超音波須穿過顱骨,因此檢查所需的時間會受年齡、性別及顱骨的厚薄影響,大部分需要比顱外頸動脈檢查花較長的時間,也並非每位受檢者都能完整測量。

  6. 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最方便的非侵犯性診斷工具,可以看出部分頸部的血管狹窄程度及血流變化,缺點則是較不易偵測腦內血管的狹窄。 電腦斷層血管造影或磁振血管造影則能看出大多數的頭頸部動脈狹窄,也是較沒有侵襲性的檢查工具。

  7. 2023年6月27日 · 頸動脈嚴重狹窄是造成缺血性腦中風主要原因之一,可藉由頸部超音波檢查、磁共振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及腦血管血管攝影檢查協助確認與診斷。 (延伸閱讀: 腦血管超音波檢查 、 電腦斷層檢查 、 血管攝影術) 二、頸動脈狹窄有哪些症狀? 頸動脈狹窄會導致長期血流量不足而造成大腦血液供應減少,隨著腦部缺血愈來愈嚴重,病人會感到暈眩、反應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變嚴重時會出現各種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腦中風的症狀如突然嘴歪、眼斜、肢體麻木無力、說不出話或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單眼或雙眼看不見或複視 (看東西有兩個影子)、走路不穩、失去平衡等。 (延伸閱讀: 腦中風之照護) 有上述症狀並不一定是頸動脈狹窄,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 神經內科門診 就醫。 三、頸動脈狹窄要怎麼治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