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龍山寺簡介. 艋舺,今名萬華,為臺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 清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時稱蕃薯市;而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之發音為Banka,漢人乃音譯為「艋舺」。 早年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後因漢人聚落漸增,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 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舉凡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

  2. ©2001-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版權所有 ©2001-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版權所有 代辦普度 ©2001-2024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版權所有 ©2001-2024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3. www.lungshan.org.tw › lstServ › 113putu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龍山寺選在農曆7月30日地藏王菩薩聖誕當日,辦理燄口施食,並將七月的功德總迴向。信眾可參加贊普,每份普品皆會註記功德人名字,擺放在龍山寺,以度祀孤幽。

  4.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Taipei, Taiwan. 8,120 likes · 726 talking about this · 664 were here. 艋舺龍山寺 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 | Taipei

  5. 艋舺龍山寺(臺灣話: Báng-kah liông-san-sī ),也稱萬華龍山寺,是位於臺灣 臺北市 萬華區(艋舺)的觀音寺,為龍山寺之一。 建築列為 國定古蹟 。 歷史沿革 [ 編輯 ]

  6. 3 天前 · 初創之龍山寺,規模雄偉,雕塑精緻,歷經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年)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至民國八年棟樑遭白蟻蛀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民國卅四年 ...

  7.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和指揮的中心。. 據說以前有一個人把佩帶的觀音菩薩香火袋,遺掛在一棵大榕樹上,到了夜晚竟然發出光芒。. 更奇怪的是有求必應,非常靈驗。. 所以信徒 ...

  8. 艋舺龍山寺定時導覽預約. 導覽時間. 本寺僅於每週二下午13:30-15:00、每週三晚上19:00-20:30、 每週六上午09:30-11:00 提供免費「 中文定時導覽 」服務。 敬請善信大德主動利用本表單預約報名。 如有報名上的問題,請利用週一至週五上午09:30-11:30、下午13:30-17:00電洽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將由專人為您服務,TEL:...

  9. 艋舺龍山寺. 地理區域:臺北市,萬華區 廣州街211號. 【語音介紹】 0:00. 【簡介】 艋舺又稱文甲、蟒甲,舊屬大加蚋堡,位於淡水河東岸。 清領末期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 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記遊》。 艋舺是由福建泉州三邑人(晉江、惠安、南安)與同安移民所組成的聚落。 其開發之始為清康熙48 年(1709)陳賴章墾照招募漳泉移民開墾臺北盆地時,艋舺作為臺北盆地重要的河港,平埔族人以蕃薯和漢人移民交易形成的蕃薯市街,為艋舺市區的發端。 自清乾隆到嘉慶年間,艋舺逐漸取代竹塹、新莊,發展成臺灣北部經濟中心,擁有規模最大的市街。 同時期臺北地區的聚落,大多以一至兩條市街為商業主軸,成帶狀發展,如八芝蘭、大龍峒。

  10. 艋舺(今名萬華)為臺北市發源地,清朝漢人墾拓時於乾隆3年(公元1738年)合資興建龍山寺,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於乾隆5年(公元1740年)2月落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