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4 天前 · 編. 三十年戰爭 (德語: Dreißigjähriger Krieg ;1618年-1648年)是由 神聖羅馬帝國 的 內戰 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歐洲戰爭。. 戰爭以 波希米亞 人反抗 哈布斯堡家族 統治為開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世界首個國際公約《 西發里亞和約 》而 ...

  3. 2024年5月3日 · 三十年戰爭德語: Dreißigjähriger Krieg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歐洲戰爭

  4. 2024年5月23日 · 编. 三十年戰爭 (德語: Dreißigjähriger Krieg ;1618年-1648年)是由 神聖羅馬帝國 的 内战 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歐洲戰爭。. 战争以 波希米亞 人反抗 哈布斯堡家族 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世界首個國際公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5. 2019年5月24日 · 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波希米亞王國Kingdom of Bohemia是歐洲三十年戰爭的爆發點西元1648年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King Ferdinand II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強行在國內實施天主教政策迫使信奉新教的諸侯聯合起兵反抗

    • 戰雲密佈
    • 波希米亞階段
    • 丹麥階段
    • 瑞典階段
    • 法國-瑞典階段
    • 戰爭影響

    1517年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為標誌的德意志宗教改革,引導了全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這時候中歐與西歐出現了重大的變革,馬丁·路德的路德派、喀爾文的喀爾文派、亨利八世的盎格魯派等被稱作新教,各自流行,使歐洲分為天主教(舊教)與新教兩大陣營,而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則在信仰上出現了嚴重歧見,同樣地分裂為天主教與新教兩派。隨著查理五世在1555年簽署《奧格斯堡和約》,暫時結束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戰爭,和約內容主要是: 1. 帝國內224個諸侯國允許自行決定各自領土的法定官方宗教,即「教隨國立」。 2. 一些天主教的王公主教轄區中路德派教徒可保留信仰。 3. 1552年以前由路德派諸侯沒收的天主教會財產不予返還。 神聖羅馬帝國周邊國家出於自身利益,間接促成三十年戰爭的爆發: 1. 西班牙哈布斯堡對...

    擲窗事件

    自1526年開始,因聯姻關係波希米亞國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任。1583年帝國皇帝兼波希米亞國王魯道夫二世將宮廷搬到波希米亞的布拉格,並對於當地的新教徒採取寬容態度。1611年魯道夫二世的弟弟馬提亞斯繼位,1617年他安排堂兄斐迪南二世擔任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二世殘酷的禁止和迫害新教。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新教徒發動起義,人們在圖恩伯爵的率領下衝進王宮,將斐迪南二世派來的兩名欽差從窗口投入壕溝,是為布拉格拋窗事件,並成立臨時政府,由三十位成員組成,宣布波希米亞獨立。

    全面反奧

    1619年3月馬提亞斯在維也納病死,斐迪南二世繼承帝位。同年6月波希米亞起義軍進入奧地利公國境內,兵臨維也納城下。斐迪南二世逼於形勢,在表面上假意答允進行談判,實際上在暗地裡向天主教同盟求助,並答允將來把普法茲選帝侯的爵位轉讓予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一世,以換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即出兵二萬五千人,並贊助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大量金錢。起義者被逼於該年八月退回波希米亞,而波希米亞議會亦於該月選出信奉新教的普法茲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為波希米亞國王。

    皇帝反攻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當然不能容忍波希米亞人自行選出對立國王,於是在解除維也納之圍後隨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進攻普法茲。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亞和普法茲聯軍在白山戰役與蒂利伯爵所統率的天主教同盟軍決戰,聯軍雖佔有地利,但因裝備落後,終為天主教同盟軍所敗,腓特烈五世被逼逃亡荷蘭,而波希米亞則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波希米亞約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地主之手。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更強迫波希米亞的百姓改信天主教,並焚毀波希米亞的書籍,以及宣佈德語為波希米亞的官方語言。1621年至1623年,蒂利再度擊敗普法茲的新教諸侯軍隊。至此戰爭的第一階段——捷克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室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軍獲勝為結束。

    全歐反奧

    雖然捷克階段的戰事以奧地利獲勝暫時告終,但法國並不能容忍查理五世時期的哈布斯堡帝國復活;而荷蘭則於1621年與西班牙開戰,至此仍未結束。英王詹姆士一世則擔心其女婿普法茲選帝侯腓特烈五世的命運;丹麥和瑞典則不願看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再度在全國實施有效的統治。因此,本來只是波希米亞人民反對神聖羅馬帝國欺壓的起義戰演變為廣泛的國際戰爭。1625年,法國樞機主教黎塞留提議英國、荷蘭與丹麥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丹麥負責出兵,而英國與荷蘭則在幕後支持,由此戰爭的第二階段——丹麥階段正式展開。1623年一貫主張支援奧地利的奧利瓦雷斯公爵成為西班牙首相,於是西班牙參戰的力道急速攀升,也造就1627年之前西軍的一連串勝利。

    丹麥出兵

    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國的支持下與新教聯盟共同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發動進攻,很快便佔領日耳曼的西北部,與此同時,由曼斯菲爾德率領的英軍則佔領波希米亞西部。這次新教聯軍可說是節節獲勝,但於162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僱用聲名顯赫的波希米亞貴族華倫斯坦的僱傭軍,華倫斯坦不負其所望,於該年4月擊敗曼斯菲爾德,其後再擊敗丹麥,並控制了薩克森。丹麥被迫於1629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定《呂北克和約》,並保證不再插手日耳曼事務。戰爭第二階段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瑞典出兵

    戰爭第二階段由神聖羅馬帝國獲勝後,華倫斯坦便計劃在波羅的海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瑞典國王害怕從此神聖羅馬帝國會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羅的海的優勢地位。因此瑞典在法國的資金援助下,於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亞登陸,從而開始了戰爭的第三階段——瑞典階段。

    大敗皇帝

    瑞典軍隊由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領,與布蘭登堡和薩克森選帝侯聯合,在1631年9月17日,於布賴滕費爾德會戰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佔領了波美拉尼亞。1632年初,神聖羅馬帝國軍的統帥蒂利伯爵在萊希河戰敗身亡,瑞典軍佔領美因茲,在4月再攻陷奧格斯堡和慕尼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這危急存亡之際,再度起用原被貶斥的華倫斯坦為統帥,在該年11月與瑞典軍進行呂岑會戰,可是瑞典再度獲勝,但同時瑞典軍的主帥古斯塔夫二世國王亦陣亡,從此瑞典軍喪失進攻能力,而華倫斯坦則退回波希米亞,後來因為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猜妒,遭其派刺客暗殺。

    再度反攻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藉此機會聯合西班牙盟軍,在1634年9月於第一次諾德林根會戰大敗瑞典軍,逼使瑞典軍撤回波羅的海沿岸。薩克森與布蘭登堡則於1635年5月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簽訂《布拉格和約》。戰爭第三階段 - 瑞典階段以哈布斯堡皇帝獲勝而告結束。

    法國出兵

    哈布斯堡皇室再次獲勝使得法國大為震驚,此前,法國因為自身是天主教國家,一直只是假手他國以削弱哈布斯堡皇室的實力,但當丹麥、瑞典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諸侯均告失敗後,法國終於直接出兵,與瑞典聯合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從此戰爭進入第四階段——法國-瑞典階段。

    法國獲勝

    1636年-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由南北兩路夾攻,並且一度進逼至法國首都巴黎,但最後為法軍所敗。1638年8月法國海軍打敗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海軍,1639年10月西班牙海軍的主力更被原來籍籍無名的荷蘭海軍殲滅。1643年5月,年僅21歲的第四代孔代親王在羅克魯瓦戰役中打破西班牙大方陣的神話。

    丹麥參戰

    1642年11月,瑞典軍於布萊登菲爾德戰役再度擊敗神聖羅馬帝國軍,但此時丹麥王卻嫉妒瑞典軍的成果,並恐懼瑞典強大後,丹麥受其所制,因此乘瑞典軍進攻日耳曼南方之際,向瑞典宣戰。丹麥曾於1644年擊敗瑞典與荷蘭的聯合艦隊,但其後丹麥海軍卻被重新組建的瑞荷聯合艦隊全殲。在經過三年(1643年-1645年)戰爭後,瑞典軍成功從水陸兩路進逼丹麥,逼使丹麥停戰求和。

    日耳曼分裂

    由於日耳曼是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和痛苦記憶。而且戰後諸侯國自立,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 戰爭開始時,神聖羅馬帝國只不過是一個空殼。帝國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的實際權力僅局限於他們的家族領地,例如奧地利和波希米亞。在帝國境內的其他地方,數百個領主統治著他們各自的公爵領地、伯爵領地、主教轄區和城市,很少把皇帝放在眼裡。 戰爭結束時,這裡的情況並沒有多少改變。哈布斯堡家族依然享有帝王的尊貴,而各類領地實際上依舊是獨立的實體。《西發里亞和約》賦予這些領地的統治者實行他們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權利,這在理論上使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獨立。然而實際上,他們早就在奉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了,不受皇帝約束。因此三十年戰爭和《和約》對他們的地位沒有什麼影響。 這場戰爭,給控制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以沉重的打擊,使它在歐洲恢復天主教統治和建立大一統帝國的計劃成為泡影。 其實,三十年戰爭對德意志政治和憲法發展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沒有發生的事情上面,而不是體現在已經發生的事情上面。長期以來,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在尋求增強他們對神聖羅馬帝國的廣...

    荷瑞獨立

    這場戰爭後,荷蘭與瑞士的獨立受到保障,而荷蘭更為新的海上霸主。

    西班牙衰落

    西班牙在戰爭中不論陸戰還是海戰均告失利,並從此失去了歐洲一等強國的地位。

  6. 2022年8月11日 ·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是欧洲最后一场由宗教分歧引发的重大冲突,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造成约 800 万人死亡。 这场战争从波希米亚的局部冲突开始,最终牵涉到整个欧洲,影响了近代欧洲的发展。 战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波希米亚起义(1618年-1620年) 丹麦介入(1625年-1629年) 瑞典介入(1630年-1634年) 法国介入(1635年-1648年) 自 1517 年以来,新教改革引发了宗教分歧和社会动荡,1555 年的《奥格斯堡和约》解决了这一问题,确立了 cuius regio, eius religio(教随国立)政策,统治者可根据该政策选择在其领土上信奉天主教还是路德宗(当时唯一被承认的新教教派)。

  7. 三十年戰爭德語Dreißigjähriger Krieg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場大規模歐洲戰爭戰爭以波希米亞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為肇始最後以哈布斯堡家族戰敗並簽訂世界首個國際公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