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5日 · 拍攝完無米樂的隔年崑濱伯奪得2006年全台冠軍米王不少人直奔菁寮向他買米這位稻田修行者對於記者到田間拍攝的請求也有求必應後來一本描述崑濱伯種稻故事的嘉南平洋的珍珠書籍更榮獲府城文學獎兒童繪本正獎殊榮然而崑濱伯已於2021年離開這片土地但透過影像的紀錄使更多人了解到這群農夫的實踐精神以及對台灣農業的付出。...

  2. 崑濱伯的10公斤冠軍米由五角船板的老闆謝麗香出100萬的高價買下刷新記錄不過崑濱伯樂天知命認為得獎是老天賞臉收成前的天氣特別好天時地利人和加上專家技術輔導是大家的功勞不想獨享這筆錢決定把這筆意外之財全都捐給無米樂基金會」,推廣臺灣有機米良質米協助臺灣稻農種出優良品質的稻米。 現在已進入重質不重量的時代,就算貴一點只要品質好消費者也會接受,只有提升稻米的品質才有市場競爭力,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讓有機米、良質米銷到國外,實現崑濱伯的願望。 荷鋤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始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唐代李紳這首詩道盡農民耕種的辛苦,現代年輕人受不了種田的辛苦,又看不到臺灣農業的願景,紛紛往都市發展,農村種田的年齡都已近7、80歲又後繼無人。

  3. 黄崑濱1929年2021年2月20日),人稱 崑濱伯 ,生於 臺灣 臺南市 後壁區 。 種植 稻米 超過五十年。 在2004年擔任記錄片《 無米樂 》的主角之一 [1] 。 2006年,他以 益全香米 (台農71號)得到第四屆台灣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的冠軍。 生平. 1947年 二二八事件 當時時年18歲的黄崑濱前往 新營 收取出售小麥的款項,騎腳踏車途經新營圓環附近,見到 嘉義縣 朴子市 聞人 黃媽典 醫師遭遊街示眾。 黄崑濱目擊黃媽典被繩子繫綁在吉普車上,踉蹌前行,後來體力不支倒地,任由吉普車拖行,頓感背脊一陣涼、心頭一酸,轉身騎腳踏車返回後壁菁寮家中,後來聽說黃媽典最終被槍決在圓環之上。 日後他表示:「從那一刻起,我實在難以認同 中國國民黨 」。

  4. 黃崑濱 (1929年—2021年2月20日),人稱 崑濱伯 ,生於 臺灣 臺南市 後壁區 。 種植 稻米 超過五十年。 在2004年擔任記錄片《 無米樂 》的主角之一 [1] 。 2006年,他以 益全香米 (台農71號)得到第四屆台灣全國稻米品質競賽的冠軍。 生平 [ 編輯] 1947年 二二八事件 當時,時年18歲的黃崑濱,前往 新營 收取出售小麥的款項,騎腳踏車途經新營圓環附近,見到 嘉義縣 朴子市 聞人 黃媽典 醫師遭遊街示眾。 黃崑濱目擊黃媽典被繩子繫綁在吉普車上,踉蹌前行,後來體力不支倒地,任由吉普車拖行,頓感背脊一陣涼、心頭一酸,轉身騎腳踏車返回後壁菁寮家中,後來聽說黃媽典最終被槍決在圓環之上。 日後他表示:「從那一刻起,我實在難以認同 中國國民黨 」。

  5. 2020年1月25日 · 2020-01-25. 58277. 台南市. 後壁菁寮是台南非常有名的觀光景點每個來到這裡的人總是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之下逛逛老街看看菁寮天主堂吃個割稻飯然後騎著腳踏車或是搭牛車在附近逛逛最後向崑濱伯買包米之後開心的結束一天每到周末假日同樣的行程屢見不鮮人潮就跟許多老街一樣熱鬧但到了平日卸下景點的光環除去觀光客的喧囂彷彿又回復到10年前剛要拍攝無米樂紀錄片的模樣農村原有的樣子老街上騎著腳踏車出門採買輕輕點頭問候街坊的老人家們騎著Kawasaki朝著田地去的老農圍成一桌在房子前泡茶聊天的老朋友們。 讓小時候也經歷過這些場景的我,感覺濃濃的親切,因紀錄片聲名大噪之後的農村,模樣有些改變了,但這裡的人們依然沒變。

  6. 95年9月23日上午崑濱伯這位在稻米生產的領域中奮鬥50多年的新米王與牽手多年的崑濱嬸」,第四屆全國稻米品質競賽頒獎暨競賣會活動中一起上台接受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的頒獎受獎前崑濱伯不改一貫風趣的個性與崑濱嬸」「答嘴鼓」,同時將冠軍米競賣所得捐出成立無米樂基金會』,充分展現豁達與無所求的心這也是每個人應學習的人生態度。 封面照片為接過行政院蘇院長的頒獎後,以略帶靦腆的表情與老伴拿著代表獎金的大支票,和蘇院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蘇主委及農糧署黃署長合影。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回上一頁. 95-10-31:15,618.

  7. 導演介紹. 主角. 後續影響. 參考. 外部連結. 無米樂. 《 無米樂 》為 顏蘭權 和 莊益增 共同執導 台灣電影 ,主題為臺南縣後壁鄉(今 臺南市 後壁區 ) 菁寮 四位老農民勞動身影與樂天知命故事。 從田莊阿伯阿嬤生命智慧中,可以體會到敬天畏地、愛人惜物精神,此電影也使得菁寮成為著名觀光景點。 簡介 [ 編輯] 無米樂描寫是一群台灣 農民 故事,其拍攝手法為貼近現實 紀錄片 ,拍攝地點則為位於 嘉南平原 ,有「臺灣大穀倉」之稱 臺南 後壁 。 該片以平實手法,描繪台灣農民在外在環境不允許中,如何延續稻作 農業 。 雖然導演顏蘭權與莊益增人文底子與著重真實影像業餘堅持讓此紀錄片少見劇情張力,不過正是這種平實,讓整片更顯得具有說服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