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是位於 臺灣 臺南市 後壁區 的 天主教 教堂 ,興建於1955-1960年,最初由 方濟會 管理,但在1991年後轉交 聖若望修會 (法語:Communauté Saint-Jean) 管理。 教堂建物由方濟會德國籍創堂神父楊森(Father Eric Jansen)委託德國建築師 哥特佛萊德·波姆 ( Gottfried Böhm )所設計 [1] 。 根據楊森神父在其日記中的記載:「新建教堂約需600坪土地,位於菁寮村東南方出口處,通往後壁大街旁,磨坊對面。 磨坊主人以 新台幣 兩萬八千元出售該土地,每坪48元。 波姆建築師於 1956年 聖誕節,完成教堂建築設計圖。

  3.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是位於 臺灣 臺南市 後壁區 的 天主教 教堂 ,興建於1955-1960年,最初由 方濟會 管理,但在1991年後轉交 聖若望修會 (法语:Communauté Saint-Jean) 管理。 教堂建物由方濟會德國籍創堂神父楊森(Father Eric Jansen)委託德國建築師 哥特佛萊德·波姆 ( Gottfried Böhm )所設計 [1] 。 根據楊森神父在其日記中的記載:「新建教堂約需600坪土地,位於菁寮村東南方出口處,通往後壁大街旁,磨坊對面。 磨坊主人以 新台幣 兩萬八千元出售該土地,每坪48元。 波姆建築師於 1956年 聖誕節,完成教堂建築設計圖。

  4. www.catholic-tainan.org › church-history › 菁寮菁寮, 聖十字架天主堂

    菁寮天主堂建於1960年隸屬於天主教台南教區1991年委任聖若望修會管理教堂由1986年普立茲克建築獎The PritzkerArchitecture Prize 建築最高榮譽亦被喻為建築的諾貝爾獎得主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öhm所設計這使得菁寮天主堂長期以來受台灣建築學界的關心注意近幾年來觀光客民間與學術團體到訪日益增多使得本堂增加許多向非教友介紹耶穌傳播福音的機會

  5. 記者謝宜汝採訪報導在台灣所有的天主教堂中台南後壁的菁寮天主堂是最特別的建築之一來到後壁菁寮舉目望去可以看見在一片綠油油的農田中央有著閃閃發光的金字塔造型建築在台南後壁純樸的小鄉村裡獨樹一幟

  6. 天主堂的空間分別由聖堂宿舍幼兒園三棟建築所構成空中俯瞰建築不是左右對稱而是中央聖堂扣連左右ㄇ型的房舍。 其中建有四個屋頂,一個四角錐形聖殿主屋頂,以及大門鐘樓、中庭聖洗堂、側邊聖亭三個圓椎屋頂。 屋頂上分別放置十字架(聖殿)、公雞(大門鐘樓)、鴿子(中庭聖洗堂)、王冠(側邊聖亭)四樣信仰標誌。 聖堂內開有四邊天窗,內部空間相當明亮,窗框塗上紅色,相當有東方味道。 1960年蓋出這樣的教堂,不只在台灣建築史有其意義,甚至在世界教堂建築中,也算是新風格,一種說法是在傳統的歐美教堂建築,也不太能接受這種當時興起現代主義的新風格,所以到海外建築,算是具有前衛實驗色彩。 1986年波姆獲得獲得普利茲建築獎,天主堂更是享有盛名,成為大師之作。

  7. 2023年10月29日 ·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是建築愛好者的朝聖之地融合哥德式與羅馬式建築的精神前者位於祭台區域高聳結構與明亮的室內空間顯現神是偉大的主宰後者的呈現則是聖體宮以隱密昏暗的小空間凸顯神的可親近性與柔性展現天主教建築對於耶穌的神聖偉大以及溫柔如母親形象的詮釋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為現代建築不過仍呈現出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挑高設計與明亮空間。 【圖片來源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提供】 聖體宮是私密祈禱空間,在內的聖體櫃裝有彌撒(註二)留下的乾麵包和葡萄酒,給未能參與儀式的教徒。 【記者 柯蓉蓉/攝影】 天主堂聖殿的左右皆為窗戶,在室內也可感受到徐徐微風。 這是波姆特別為臺灣溫熱潮濕的氣候所設計的,陽光經由窗上雷射雕刻玻璃的映照,投射出柔和溫暖的陽光。

  8. 台南後壁區的菁寮天主堂由享譽國際的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öhm)所設計也是他的第一件亞洲作品菁寮天主堂興建於1955-1960年中間經過許多人無私的奉獻才順利落成這次將翻開楊森神父的日記一同回顧興建當時的這段歷史過程。 #菁寮天主堂 #哥特佛萊德波姆#普立茲克建築獎建築師. 立德路2號 How ART You. 邀請藝術創作者在節目中暢談創作的起心動念、源由故事,並且由臺灣第一位進入太陽劇團的舞者張逸軍,以他充滿熱情的主持方式,希望透過節目拉近觀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 https://www.facebook.com/HowArtyou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