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原則上,夜間是否容易夜尿(起床排尿)或尿床,是評估兒童是否患有膀胱過動症的診斷重點之一,若兒童夜間不會尿床也無夜尿,但白天頻尿卻非常嚴重,三不五時便喊尿急,匆忙地跑去上廁所,那就有可能是「膀胱過度敏感」,家長可觀察孩童是否符合以下

  2. 2022年12月15日 · 根據醫學研究顯示,3歲的孩子約22%會夜間尿床,5歲則是16%,如果不加以治療,約1%的孩子到15歲仍會尿床,並不是所有尿床問題「長大就會好」。 孩子尿床的常見因素有: 夜間多尿

  3. 研究發現,父母有一人兒時曾有尿,孩子4成機會可能尿床;如果父母兩人都有尿,孩子夜尿的機率會提高到8成。 不過好消息是,相對來講無須治療、自己康復的機會也高,但若沒有就醫做好觀察甚至必要時治療,仍有1%~2%至成人期仍會尿。

  4. 2023年5月19日 · 孩童正常情況的排尿次數是6-7次,當每天的排尿次數增加至2、30次時,就是頻尿症的表徵。 最常發生在2-14歲,尤其是4-6歲的階段,甚至還有已經養成良好小便習慣的小孩,10分鐘就喊一次要去廁所,但每次都只尿一點點,總尿量沒有增加。 通常發生在白天,晚上睡著後,不會因為想尿尿而醒來。 2.造成頻尿的10種因素.

  5. 2022年9月29日 · 五歲以上兒童,每週有2次且連續6個月以上有不自主夜間尿床,稱為兒童夜尿症。. 常見之檢查包含中段尿液檢查、尿液培養、尿比重。. 晚飯後盡量少喝水,尤其是有利尿作用的飲品及食物。. 父母可協助孩童睡前先如廁,並固定時段喚醒兒童如廁 ...

  6. 兒童持續發生尿床時,父母最重要的評估應該是先觀察孩童在白天和夜間睡眠時的排尿狀況。 家長在帶小孩就醫之前,應該完成『 排尿日誌(小便日記) 』,也就是紀錄全天24小時中孩童每次喝水的時間、喝水量(毫升數)、排尿的時間、排尿量(毫升數)。 連續紀錄兩天48小時甚至三天72小時的排尿日誌,可在就診時幫助醫師初步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當孩子尿床時,醫師會進行哪些評估? 醫師問診後,通常會先對孩童進行非侵入性的基本理學檢查,例如檢查外生殖器構造、腰薦椎檢查、直腸檢查、部分神經系統檢查等,先排除一些少見的先天性病因。 然後會進行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病因。

  7. 夜尿症除了是膀胱問題外,也可能因其他疾病,如心臟衰竭、糖尿病、中風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導致夜尿症,本文將會從夜尿症的種類、成因說起,再和大家說明其治療及預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