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books.com.tw › products › 0010708781博客來-縫

    2016年3月11日 · 》為小說家張耀升於2003年初出茅廬之作,一出手便引來眾人目光,筆下世界看似陰冷晦暗,卻緊扣人性細處,探鑽幽微心理。 然而小說絕版多時,時有讀者詢問、出版社洽談重新出版,張耀升卻幾番猶豫。

    • 進入角色是虛構的第一步
    • 虛構──模糊真與假
    • 一段失去同理心的日子
    • 後記

    我忍不住問了小說家,「這些故事,有幾分是是親身經歷,幾分是虛構?」 「我怎麼可能一天到晚遇到鬼?我奶奶怎麼可能在我小時候就死了,到我長大再死一次?怎麼可能?」張耀升笑著說。 「我有上過表演課。如果說編劇自己沒有表演經驗,很容易寫出難講或是不符合角色的台詞。」近年來將注意力轉向編劇和影像創作的張耀升說,「寫劇本時編劇是第一個進入角色的人,他要先演過那個角色一遍,進入角色,替角色說話,所以要有演技的基礎,我為了這件事去北藝大上了半年的表演課。」 但早在他成為編劇前,張耀升就以這種方式寫小說了。「我的小說除了少數幾篇是第一人稱,大部分都是第三人稱有限觀點。像拿著攝影機跟拍主角那樣寫,這種角度很注重角色狀態,所以在寫作時我會用演員的方式進入角色。很多人會以為我寫的是我個人的故事,其實不是,那是因為我...

    在舊版的《縫》裡,〈洞〉是跋文,接續在〈伊卡勒斯〉之後,從排版的格式看來,張耀升本人就是故事的主人翁。〈洞〉的事件背景發生在〈伊卡勒斯〉之前,讓人分不清楚整本小說到底有幾分真,又有幾分虛構。 但在新版的《縫》裡,這篇〈洞〉就被歸入了小說之中而不是跋文。張耀升說,「新版就要告訴大家,原本的那個〈洞〉它不是真的跋文,它也是小說的一部分,它被用在擾亂讀者對故事的認識,擾亂整本小說的認知。」事隔十二年,當張耀升要讀者把〈洞〉視為虛構故事時,他就再次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邊界。他推翻了自己,告訴我們真跟假只是觀點的問題而已。 張耀升在《縫》中做了多次推翻,「如果你先看了〈藍色項圈〉,會覺得林友達很可惡,可是你看了〈友達〉之後會翻過來,再看〈鮮肉餅〉裡頭又有一個林友達,又再顛覆一次。為了要讓人覺得自己的認知...

    聊起小說集最後一篇作品〈鼠〉,張耀升說:「編輯說他一讀完原版的〈鼠〉就拉肚子。」經過一番思考,張耀升才發覺自己的敘事觀點失去了同理心。 「那個時候的我,只覺得世界的醜陋是常態,我不想美化它。是編輯指出過去的作品和那篇的差異,才讓我發現就算這個世界很醜陋,我一點都幫不上忙,但我至少可以保有同情。」張耀升說。 「為什麼會失去同理心?」 「幾年前,在我離開台中前,我曾在一個比較不適合我的地方工作。我目睹了許多不可思議的鬥爭。過去寫《縫》的時候,別人說我把人性看得很透澈,但我在那裡才發現自己根本太單純了。人性真的很可怕,大部分的人有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內自己替自己漂白,甚至說服自己是受害者,卻做出非常可怕的舉動。目睹那些,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很殘酷,很殘忍,卻同時也覺得什麼事情發生都不意外了。但當我如此抽離...

    採訪結束後,我向小說家討簽名。張耀升接過書和筆,攤開封面然後說:「簽名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我一般是不幫人簽的,除非是領據,也不會跟人要簽名⋯⋯」停了一下他才說,「我跟袁哲生要過簽名之後他就自殺了。當時袁哲生的寫作非常寂寞,所以我想如果去找他要簽名,會讓他開心一點,所以才跟他要⋯⋯。」他猶豫的筆尖就要碰到書本內頁時,我趕緊喊停,「不要破例,有這故事就夠了。」 小說家的筆雖然殘酷幽暗,為人卻有溫暖慈悲的一面,這才明白他為什麼要在封面上寫「黑 是最溫暖的顏色」。 原文链接: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7618

  2. book.douban.com › subject › 26751541縫 (豆瓣)

    2016年3月11日 · 本書收錄十二年前出版的《》,加入新作四篇,重新問世。. 十二個短篇故事,十二種罪與罰。. 「作為一個小說創作者,張耀升是敏銳而勇敢的,在他的作品中,我彷彿看見他用深情而哀傷的眼光在撿拾這個世界的破片,然後還用顫抖的雙手細細地縫補著 ...

    • (12)
    • 2016-3-11
    • 張耀升
  3. 2017年1月3日 · 張耀升》: 一個現代人/蟲豸的荒蕪生長簡史. 大約是千禧年直到現在的時間軸,算算快二十年,覺得這段時間台灣文壇普遍瀰漫著一股灰… | by Chen AC | Medium. 張耀升《縫》: 一個現代人/蟲豸的荒蕪生長簡史. Chen AC. ·. Follow. 3 min read. ·. Jan 3, 2017....

  4. 2016年3月9日 · 》拋出的蜘蛛絲 張耀升小說中的無明與救贖 要做田野調查,接觸更多人事物,才能成為更好的創作者 專訪《縫》作者張耀升 傷害,作為書寫倫理:陳國偉讀張耀升《縫》 03/31【犢講座41】黑,是最溫暖的顏色 從愛倫坡、袁哲生到《縫》

    • (48)
  5. 其他人也問了

  6. 本書收錄二 三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並加入近年新作數篇。張耀升曾於二 一 年執行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至日本在地旅行三個月,此後決定重返人間,二 一一年出版長篇小說《彼岸的女人》(本事文化)與散文集《告別的年代:再見!左營眷村!

  7. 2003年11月1日 · 》 - 張耀升 - 本書收有七篇短篇小說,書中作品皆為得獎或已發表之作。 七篇小說中的敘事者(軍人、推銷員、小學生、中學生)角色不一。 無論由怎樣的角度說故事,作者能深刻捕捉人物的心理轉折,表達家人與家人間、異性戀與同性戀男人間、或既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