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5日 · TikTok、Instagram或YouTube,青少年生活幾乎已經離不開特定社群媒體,而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內最新研究指出,花費越多時間使用社群媒體的青少年容易出現較嚴重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人格特質」是關鍵!. 以外向程度較低或中等者可能會面臨較高的憂鬱症狀風險 ...

  2. 2023年9月6日 · 這種詐騙手法通常包括假冒知名企業官網的網址或外觀,亦或者使用熱搜關鍵字作為誘餌。 有些詐騙集團甚至會通過投放廣告,將假網站排名超越官方網站,以誤導使用者點擊該連結。 其次,「網路購物」也是一個嚴重的詐騙領域,不僅針對網購買家,還有大量鎖定賣家的詐騙案例。 詐騙手法包括佯裝買家私訊或是假冒官方系統寄送虛假通知訊息給賣家,誘使賣家付費騙取金錢。 然而,「網路交友」一直是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來行騙的管道。 詐騙手法包括盜用照片、誘導點擊惡意網址、教唆投資或用花言巧語借款騙財。 業者呼籲,隨著網路詐騙手法的不斷進化,民眾都應該提高警覺,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保護自己免受這些陷阱的威脅。 使用者可以藉助防毒軟體等工具,提高手機上網時的安全性,以確保個人資訊和財務安全。 照片來源:pixabay.

  3. 2018年2月12日 · 許多Instagram使用者常常會使用「限時動態」(Stories)這項功能,和朋友分享生活趣事,卻又不想日後留在Instagram上,近日Instagram正在測試一項新功能,在使用者對朋友的限時動態「截圖」或進行「螢幕錄影」時,向使用者發出警告。 以下是Instagram向用戶發出的「下次對朋友的限時動態截圖或錄影時,朋友將會知道」警告。 Instagram試圖透過警告,讓截圖者三思而後行,並且只會提醒一次。 Good bye freedom to screenshot IG stories. ? Thank you, Instagram for the warning. pic.twitter.com/y0pEaVR0Jq. — mulan (@__cajb) 2018年2月8日.

  4. 2023年4月16日 · 刑事警察局分析,假交友誘投資虛擬貨幣的詐騙類型,歹徒會在社交媒體平臺如臉書、IG等,以交友軟體搭訕、交流,進而透過line等,與被害人日常閒聊、培養感情,再逐漸灌輸投資理財迷湯,一步一步引導民眾註冊假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接著標榜自己 ...

  5. 2024年4月26日 · 當被害人要透過LINE取回帳號的控制權,卻僅能透過LINE官方網址填寫「問題反應表」進行通報,不論案件緊急與否,只會在24小時內進行處置,但這24小時的時間,卻足夠讓詐騙集團以盜取的LINE帳號對親友們輪番詐騙。 最後,被盜的LINE帳號也將面臨遭刪除的命運,業者對於緊急防詐根本無濟於事。 更弔詭的是,LINE和FB二家公司有為數眾多的假投資詐騙群組及廣告,根本是一個不受法律規範的聊天軟體,業者不管控廣告內容,使得詐騙集團還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 警方認為,上述公司雖然都具外商背景,但在台灣經營並獲利,本來就有其社會責任,不能成為台灣的法外之地,應該設置、規劃相關處置措施,例如:「遭盜用者提出具體事證進行檢舉,網路IP有異常時,即可限制該帳號的訊息傳送,以及相關電子支付功能」。

  6. 2018年5月21日 · Instagram官方在近日宣布開放限時動態分享功能,用戶現在能直接將他人的貼文轉分享到自己的限時動態上,但僅限於公開帳號才能被分享。 該如何使用這項功能?用戶可點選貼文下方紙飛機圖示的分享功能,接著按下第一列「建立限...

  7. 2020年7月30日 · 例如:在真實發生的個案中,行為人盜用被害人照片使用交友軟體,並張貼「綠帽老公不知道我偷吃。。聊天請密我ig」」等文字,而足以損及被害人名譽,故最後即被判處加重誹謗罪。(臺灣臺南地方法院108年度簡字第3006號刑事判決參照) 照片來源:PX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