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13日 · 腎病變之所以會引起泡泡尿,王峰銘舉第一型糖尿病為例,這是因為腎功能正常時,腎絲球細胞會過濾出尿液白蛋白,並將蛋白質回收、再利用,但腎功能一旦受損,情況就會有所轉變,等到少許白蛋白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形成「蛋白尿」時,外觀上就是泡泡尿。 王峰銘強調,無論是第一型糖尿病或第二型糖尿病,蛋白尿越多,洗腎風險就越高,但只要留意血糖控制、多注意飲食,腎功能、身體機能就能維持穩定,建議糖化血色素要控制在7%以下,血脂、血壓等指數也要維持穩定,平常更要規律運動、戒菸、戒酒。 照片來源:王峰銘醫師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 cnewscom2016@gmail.com ,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 https://cnews.com.tw.

  2. 2024年4月23日 · 張雲筑指出,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膀胱過動症?. 有三大指標可以自行評估,包括:白天排尿超過8次;晚上起床排尿超過2次;經常有急尿感,甚至出現急迫性尿失禁,上述都是膀胱過動症常見症狀。.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近年成為不少人心目中 ...

  3. 2019年7月1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俗稱「泡泡腎」的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有二分之一的遺傳機率,病人因為囊泡生長及腎功能持續惡化,最終都得走上洗腎一途,但擺脫過去無藥可用的困境,健保署今(1)日正式把新藥納入給付,針對已中度腎衰竭 ...

  4. 2024年3月15日 · 警訊一、口渴頻尿:許惠春醫師解釋,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身體如同「蜜餞」泡在高濃度糖漿中,導致細胞水分流失,讓大腦發出「缺水」的訊號,使患者口渴;也因為尿液出現糖份產生滲透性利尿,導致尿量增加。. 警訊二、尿泡遲遲未散:不只尿 ...

  5. 2020年12月20日 · 2020-12-20. 陳 鈞凱. 漲尿 膀胱疼痛 間質性膀胱炎.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膀胱漲尿、疼痛的感覺,怎麼樣也甩不掉嗎? 當心是間質性膀胱炎在作怪。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林才揚提醒,包括了疼痛、腫脹等不舒服的感覺在內,只要這類與膀胱相關聯的不愉快感覺,合併頻尿、急尿、夜尿等下泌尿道症狀,超過6周,尤其在漲尿時比較明顯,排尿後疼痛就解除的話,最好快就醫。 門診就一名60歲女性,長期飽受膀胱漲尿疼痛,加上頻尿、急尿以及夜尿等折磨,吃藥無效,甚至一度懷疑是尿道狹窄而接受過尿道擴張術,症狀仍然沒有改善,進一步檢查才知道是間質性膀胱炎。

  6. 2023年9月23日 · 國內已有腎臟病人人體試驗研究發表:具備親蛋白尿毒素靶向的次世代功能乳酸菌製劑能夠減少體內親蛋白尿毒素,可能機轉是專利乳酸菌株能改變腸道細菌叢生態,從源頭調節親蛋白型尿毒素產生。 郭克林強調,腸保健康才有腎利人生,提出3招延緩腎病進程的營養保健新觀念。 第一,落實執行低蛋白飲食,和養成規律適當運動習慣。 第二,配合醫囑治療三高,使用適合藥物降低腎壓,例如RASi、SGLT2i,減少蛋白尿。 第三,可考慮在國際營養醫學期刊有發表過功能和安全性的次世代功能乳酸菌製劑,幫助促進新陳代謝。

  7. 2022年8月8日 · 高銘鴻強調,當整個膀胱處於「過勞」的狀態時,膀胱永遠儲存過量的尿液,無法自主排出,便會一陣一陣地漏尿,變成「滿溢型型尿失禁」。. 且當膀胱壓力太大時,多餘的尿液會回流至腎臟易造成「水腎」,使得腎臟的壓力太大、過濾血液的功能下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