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18日 · 從形狀來看,變形紅血球的血尿,是因腎臟過濾系統受傷,造成紅血球在被過濾時被擠壓變形;型態均一性紅血球血尿,則是腎盂、輸尿管、膀胱、男性攝護腺、尿道等出現病變。 他指出,血尿是泌尿道系統出問題的重要徵兆,排出的顏色會根據出血位置、發生時間及出血的量不同,從粉紅色、鮮紅色,到深紅色或褐色。 但,像是火龍果或Phenazopyridine類尿道止痛劑、磺胺類抗生素、肺結核藥Rifampin,及維他命B等藥物,也可能造成「類血尿」的顏色。 尿潛血反應除血尿外,還有血紅素尿及肌紅素尿。 其中,血紅素尿為尿中出現大量血色素,恐是溶血性貧血、輸血反應、燒傷、感染、激烈運動造成;而肌紅素尿為溶有肌肉組織的蛋白質,是肌肉組織受破壞造成,原因則是外傷、長時間昏迷、抽筋、肌肉代謝疾病等所致。

  2. 2020年1月8日 · 攝護腺肥大怎麼會引起血尿? 殷約翰表示,攝護腺肥大不只是頻尿、多尿、夜尿、排尿困難、有餘尿等症狀,同時也可能攝護腺出血造成血尿,加上攝護腺肥大患者大多年紀較大,常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多少都有服用抗凝血劑,增加了血尿的機率。

  3. 2024年2月29日 · 無痛血尿,千萬不能輕忽!. 門診就一名80歲老翁,半年前開始出現無痛性、肉眼可見血尿,但因為自身裝過心臟支架,定期在服用抗凝血劑,便不以為意,結果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右側腎盂1顆大小達2.5公分的結石,且右側腎盂輸尿管交接處黏膜呈現 ...

  4. 2019年4月3日 · 在台灣,腎臟癌號稱無聲無息的致命殺手,臨床多的是病患等到出現血尿、腹部腫塊、腰部酸痛等症狀擾人時,才驚覺竟已腎臟癌上身。 國內泌尿科醫師就提醒,腎臟癌好發於60至65歲族群,如果又是抽菸和過度肥胖族群,風險更高,而針對晚期腎癌,國內也核准了新的標靶藥物,能夠多靶點抑制癌細胞。 腎臟癌奪命多凶狠? 台灣泌尿科醫學理事長、台大泌尿科教授蒲永孝就曾收治一名典型病患,該名65歲計程車司機,5年前因血尿就醫才意外發現罹患腎細胞癌,癌細胞已移轉到肺部,無法開刀,雖然依序以一、二線的標靶藥物治療,曾暫時控制住病情,但最終仍因無藥可用而不敵病魔。 對抗腎臟癌,目前臨床治療準則,針對早期病患以手術為主,但若不幸發現已晚,晚期病患則仰賴標靶藥和免疫療法等全身性治療為主。

  5. 2019年12月10日 · 醫師就提醒,膀胱癌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9名,症狀以肉眼可見的無痛性血尿為主,且血尿通常斷斷續續、重複發生。 該名老翁最後住院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

  6. 2020年7月5日 · 林才揚表示,急性尿滯留在男性比較常見,男女比例大約是13:1,原因不外乎就是最常見的膀胱出口阻塞,其中又以攝護腺肥大肇禍最多;另外,部分也可能是脊髓受傷、糖尿病或中風等,進而造成膀胱收縮不良或泌尿道括約肌放鬆不良。 除此之外,急性尿滯留的其他原因,還包含了泌尿道感染、藥物(感冒藥、嗎啡類止痛藥等)、尿道受傷等。 林才揚指出,急性尿滯留從病史詢問和膀胱觸診就可以得到診斷,像是長時間沒有排尿、用力解尿都解不出來、加上膀胱漲尿感等都足以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年紀更大的男性,尤其是認知功能已退化的族群,還可能出現急性意識改變;且長期餘尿量過高的男性,反而不會有漲尿感,還可能以尿失禁來表現。 什麼程度的攝護腺肥大才需要手術?

  7. 2019年6月19日 · 醫師臨床經驗,結石患者男比女多,常有血尿、腰痛、排尿疼痛、噁心、尿路感染等症狀,但也有些人症狀不明顯,如果又沒有定期健檢習慣,常見拖上好幾年才被發現。 【CNEWS】多次夜尿? 小心腎臟鹿角結石惹禍. 結石為什麼會引發夜尿? 殷約翰說,該名女子就是因鹿角狀結石完全阻塞泌尿系統,造成尿路感染及夜尿次數增加,雖然尚未影響日常生活,但長期使腎功能受損。 治療結石,殷約翰表示,小於2公分者,可考慮使用體外震波碎石治療,碎石後看能否自然排出結石;若超過2公分,特別是鹿角狀腎結石,過去多數以經皮腎造瘻取石術治療,在腰部打洞進入腎臟取出結石,由於腎臟傷口、出血,需住院3到5天,現在則多用軟式腎臟鏡手術對付腎臟鹿角狀結石,或體外震波無法打碎及打碎後無法排出的腎結石,無傷口、可降低腎臟出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