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另一個針對1600名年齡在15歲至55歲之間美國人的調查結果發現48的女性和31的男性認為偷看手機沒有問題60的人認為看手機永遠都不行43的人沒有發現任何偷吃的證據但也有38的情侶因為偷看手機這件事情吵架或分手

  2. 2022年2月14日 ·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這位Simon至今仍然活躍在IG上——無法辨認到底是不是本人或是假帳號但截止至我發文此刻看起來最像是真實本人經營的那個帳號他還擁有134K的追蹤者上一篇貼文是10小時前上一封限動看他咬著口香糖 ...

  3. 2023年9月8日 · 《詐騙社會學》/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聽遠見播放中. 00:0000:00. x1.0. 有研究發現81%的網路使用者在個人資料中至少有一項並非事實甚至在面對面互動中也不會被發現。 詐騙在剛開始、你還不知道動機時,它的過程有時看起來跟真實情況是一樣的。 愛情詐騙也是一樣,他對你好,可能是他真的喜歡你,也可能是要騙你。 (本文節錄自《詐騙社會學》一書,作者:孫中興,以下為摘文。 就詐騙者的立場來講,動機過程就是展現出更好的一面,不能讓你發現他的詐騙。

  4. 2023年6月14日 · 如果不能和大家約會,我會很懊惱。 我很喜歡發限動還會去看有誰看了我的限動。 無論上班或休假,我都會注意朋友們的社群狀況。 如果沒有手機、或手機沒有網路沒有電,我就會想趕快回家。 我會看很多的社群媒體來做決策,像是股票交易。

  5. 2022年12月21日 · 不過有些貼文或限時動態以下簡稱限動」)卻容易令人反感Instagram就有噤聲」(Mute功能FB也可以隱藏甚至可以取消追蹤封鎖等讓用戶不會再看到那些內容

  6. 2021年12月10日 · Meta即便在聽證會前公佈多項新功能依舊被質疑Instagram在兒童青少年的保護還是太少太晚而且還有隱私和安全漏洞的存在參議員瑪莎布萊克Marsha Blackburn就表示她的員工開設一個虛擬15歲女孩的實驗帳號發現這個帳號卻自動設定為 ...

  7. 2024年4月12日 · 最關鍵的爭論點在於,看似有著幼態外表的虛擬角色,若涉及色情,是否屬於對兒童或少年的性剝削,因此應該受到「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的管制? 上個月(3/21)衛福部曾邀集各界代表開會,會後提出三點結論 ,最根本主張就是虛擬創作在法律規制範圍中,這個論點也得到兒少團體的支持。 創作者則無法接受,他們主張虛擬作品沒有真實受害人,自然沒有性剝削問題,因此持續向立委遊說。 昨日會議中,立法委員在與衛福部和法務部溝通後,達成幾點共識。 其中,最重要的結論就是,ACGN創作中的虛擬角色,不受「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管制,這也讓創作者和動漫愛好者們大感振奮。 有兒少團體認為,部分動漫作品中角色看起來像小孩,但卻涉及性暗示或者直接從事性活動。 在衛福部和立委開會後,未來業者和創作者要注意的是有沒有做好分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