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6日 · 2024 年 4 月 6 日 上午 9:0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TikTok、Instagram或YouTube,青少年生活幾乎已經離不開特定社群媒體,而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內最新研究指出,花費越多時間使用社群媒體的青少年容易出現較嚴重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人格特質」是 ...

  2. 2023年10月11日 · 貝克漢紀錄片認外遇 「20年前小三」IG遭洗版圍剿. 麗貝卡的IG帳號遭大批網友洗版。. 圖/取自麗貝卡IG. 獨家報導 記者林齊萩/綜合報導. 足壇傳奇之一的英國名將貝克漢(David Beckham),近日在Netflix推出的同名紀錄片《貝克漢》熱映,貝克漢在紀錄片中 ...

  3. 2023年8月8日 · 批侵犯臉書用戶隱私 挪威槓上Meta 每天罰逾300萬. 由. 獨家報導. -. 2023 年 8 月 8 日 下午 3:29. 臉書母公司Meta將面臨挪威資料保護局的開罰。. 圖/翻攝Mark Zuckerberg臉書. 獨家報導 記者林齊萩/綜合報導. 挪威資料保護局7日宣布,因持續侵犯用戶隱私,自8月14 ...

  4. 2024年4月4日 ·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認為這項研究蠻有趣的,更細緻的分辨青少年的個性如何影響其在TikTok、Instagram或YouTube特定社群媒體平台互動的情緒效應,讓人們認知到青少年個性的個別差異,是其與社交媒體平台互動重要的影響因素,而 ...

    • 李兆環律師解析
    • 違反《個資法》須負民、刑事責任
    • 本案說明

    《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的立法目的,在於規範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及利用,以避免人格權受侵害,並促進個人資料的合理利用(《個資法》第1條參照)。 所謂個人資料,包含自然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護照號碼、特徵、指紋、婚姻、家庭、教育、職業、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犯罪前科、聯絡方式、財務情況、社會活動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個資法》第2條參照)。

    不論公務機關或非公務機關,對於個人資料(下稱個資)的蒐集或處理,均應在特定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而後續對於個資的利用,原則上也應於蒐集目的必要範圍內為之(《個資法》第15、16、19、20條參照);如對於個資的蒐集、處理或利用違反《個資法》規定而造成他人受有損害,則有相對應的法律責任。 在民事方面,較常見者為侵害名譽權或隱私權的損害賠償責任,且在實際損害額難以證明之情形下,被害人得請求法院依侵害情節,以每人每事件處以新台幣500元以上2萬元以下計算(《個資法》第28、29條參照);在刑事方面,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下罰金(《個資法》第41條參照),不可不慎。

    本案例中,電信公司是因阿達申辦手機門號而取得其個資,蒐集目的在於辦理電信業務,小張是因任職於電信公司,而基於同一目的取得阿達個資。 然小張將阿達個資提供給小王,顯然並非基於電信業務相關目的,依前述說明,小張即屬違反《個資法》規定,而應負相關民、刑事責任,甚至小張的僱主(電信公司)尚可能須依《民法》第188條第1項規定,與小張連帶負賠償責任。

  5. 2023年11月13日 · 想開啟敏感性內容警告功能,可在iPhone「設定」中,點一下「隱私權與安全性」,向下捲動,並點一下「敏感性內容警告」選擇開啟。 系統會自動針對所有支援的App和服務開啟這項功能,用戶也可以選擇針對某些App和服務關閉這項功能。 iOS 17另一項與隱私相關的功能是「平安通報」,會在用戶iPhone抵達目的地時自動通知朋友,而且可選擇在未完成「平安通報」時,要讓朋友看到哪些詳細資訊。 如果收到朋友傳送的「平安通報」,但對方iPhone沒有依預期抵達,用戶可以檢視朋友的位置、電池百分比、行動服務訊號等資訊。 前一篇文章. 獨家報導 -

  6. 2023年2月17日 · 獨家報導【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今(17)日爆猛料,指控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在台南市府任職時,曾多次接受色情業者「豆哥」性招待,陳宗彥隨即出面否認,不過陳琬惠也立刻加碼爆料LINE對話記錄,其中一句「小芸有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