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2日 · 憂鬱症常見症狀,3分鐘檢測憂鬱指數. 何時需要治療?.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曾經調查,顯示全台將近200萬人有憂鬱症狀,約佔總人口的8.9%,其中重度憂鬱者約125萬人,約佔5.2%。. 雖然憂鬱症人口已不在少數,卻有研究顯示,多數憂鬱症患者並沒有尋求 ...

  2. 2018年4月30日 · 憂鬱症是一種與想法無關的生理疾病,而是必須搭配藥物來改善。你知道該如何面對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完整介紹7大類藥物,守護你的用藥安全。

  3. 2018年8月30日 · 臨床診斷躁鬱症時,並不一定需要有憂鬱發作,卻一定要有輕躁或躁症發作。 躁鬱症的「躁期」 許多人會誤以為「躁」是單指緊張、焦慮、煩躁,其實「躁」指的是一種情緒的變化,像是情緒高亢、易怒、任性、精力旺盛等,再加上其他的症狀表現。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1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2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3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4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5
  4. 2022年7月7日 · 其實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並沒有絕對的關係。自律神經失調是神經生理機轉出問題,而憂鬱症則跟大腦內多種神經傳導物質有關,且病因較為複雜。由於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常情緒起伏大,確實更容易引起自律神經失調。

  5. 2023年6月26日 ·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球有超過3.5億人口罹患憂鬱症。 過去的研究已經表明,飲食習慣可能與憂鬱症的發病風險和症狀嚴重程度有關。

  6. 2022年12月13日 · 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可以分為「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和「情緒症狀」。 正性症狀. 幻覺:看到、聽到、聞到、嘗到、接觸到不存在的事物,比如聽到人在旁邊說話,甚至覺得人在自己的身體裡面說話,或是感覺人在碰觸自己,但實際上並沒有這些狀況。 妄想:一些強烈的信念,在其他人看來是不合理的。 比如覺得電視上的人在嘲笑自己;覺得網路上隨機看到的訊息,是在針對自己;認為人在暗中陷害、跟蹤自己;覺得自己身陷在一個龐大的陰謀之中等。 怪異行為:做出或說出旁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或語言。 負性症狀. 對生活失去動力. 無法感受到快樂. 情緒低落. 說話音調沒有變化、面無表情. 逃避社交活動. 個人衛生惡化. 這些負性症狀常常會被誤認為是憂鬱症或是其他身心症的症狀.

  7. 2018年1月11日 · 此外,若發覺自己有下列情況,應該盡早調適或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情緒變化 易怒、哭泣、沮喪、暴躁等情緒不穩的跡象,甚至出現恐懼、恐慌,對他人不信任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