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3日 · 1. 了解自己的症狀. 每個人在經歷SAD時不一定都會表現出相同的症狀,但通常最明顯的兩個特徵是在冬天來臨時, 感到悲傷 以及 失去動力 ,當你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時,千萬不要忽視。 2. 規律運動. 在陰冷的冬天裡,運動是個緩解憂鬱情緒的好方法,不需要太過激烈,任何的身體活動都可以增加腦內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濃度,像是散步或騎腳踏車這種輕度運動也不錯。 3. 與親友保持聯繫. 與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或伴侶保持聯繫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些人就是你最大的「支持網」(但要分辨出誰是能帶給你正能量的人),多多與他們對話,或者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可以減緩 SAD 的症狀。 4. 充足的日照.

  2. 2022年1月21日 · 發生在我病患身上的憂鬱症症狀,或許讓人覺得有些矛盾。即使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也很奇怪。照理說明明已經因為不安的作用而存活了下來,憂鬱的人卻變得躲避人群、食欲減退、繭居、沒性欲,不論哪一種行為,都是在削減自己存活並留下遺傳基因的 ...

  3. 2020年11月2日 · 有些人可能是有憂鬱傾向。 如果你身邊也這種同事,不妨試用《富士比》雜誌網站教的這五招,幫助他們恢復工作動力! 1.因人而異提供不同幫助

  4. 2021年2月26日 · 我後來了解到,憂鬱症可能是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所致,特別是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與多巴胺(dopamine)三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所以憂鬱症是生理的問題,不是什麼個性心理因素。 但,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基因或生理機制的運作,卻可以決定怎麼跟憂鬱共處。 吳導或是我的同學,他們都是最能帶給大家歡樂的人,但相對於歡樂背後的痛苦深淵究竟是什麼呢? 我真的無法想像,在詫異之餘,我更希望能為他們灑進一點陽光。 「你會隨時有那個傷害自己的念頭嗎? 」我問吳導。 「對! 這種東西隨時會出現,它就是一個病症。 」吳念真進一步描述:「 要死的人,他前面五分鐘還好好的,但可能十分鐘裡面,他就下決定去做這件事! 最低潮時,整個人就像是遊魂. 「那個當下是個什麼狀態?

  5. 2020年10月28日 · 當你發現自己受到憂鬱或是焦慮等症狀所苦,可以先向人資部門或主管尋求協助,要開口跟上司談精神壓力這種很私人的問題並非易事,你可以這樣說>>

  6. 2017年5月24日 · 預防憂鬱症,游心理師有以下幾個建議: 1. 早睡早起. 「日本專家研究出色的成功者,發現兩套鮮為人知且有意思結論:一是有「 吃早餐 」,二是「 早睡早起 。 」人的身體其實有自癒能力,好好睡一覺以後,不但能消除疲憊感,也能幫助身體排毒、代謝。 早睡還可以提升注意力,保持好心情,並且舒緩生活所帶來的種種壓力。 健康是一,其餘為零,一之後加零,叫十,再加零是百、是千,健康一拿掉的時候,人生歸零。 2. 保持幽默,經常大笑. 幽默感不僅可以與人建立良好關係,讓人舒適、放鬆,更可以增強免疫力,減少感冒的次數。 「笑」讓人開心,使人更幸福。 經常大笑不但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還能促進消化,去除疼痛。 3. 感恩. 很多人努力工作賺更多錢,是為了「比」別人更有錢、住得更豪華、吃得更高級。

  7. 2020年11月16日 · 若你曾經懷疑過自己有可能是憂鬱症的隱性族群,詹佳真提供以下 4 要素,讓你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潛在憂鬱症患者的族群: 1. 主管是權威式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