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raphaelclinic.com.tw

    利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憂鬱。 醫學新知,以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憂鬱症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0日 · 聽聽專家說明. 憂鬱症如同「心」的感冒,不分性別、年齡、個性、財富狀況與地位,不管是陽光、充滿活力或是內向不擅表達,其實都有可能罹患這樣的疾病。 健康醫療網. 2023/07/10 10:50. 總是給人陽光、熱情等印象的流行音樂天后CoCo李玟,在7月5日晚間傳出因為罹患憂鬱症而選擇告別人世的消息,讓人感到相當驚訝、不捨,也不禁讓人對憂鬱症產生許多疑問。 這麼開朗、陽光的人怎麼會得到憂鬱症? 是因為壓力太大才會造成憂鬱症嗎? 為什麼這些負面想法、衝動會讓憂鬱症患者無法控制呢?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新北市土城醫院及台北市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一一說明。

  2. 2023年7月19日 · 憂鬱症的治療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要能擺脫陰影,患者須勇於求醫,而身邊親友則須改變陪伴模式,讀懂各種求救訊號。衷心期盼有一天我們不再為任何一場憂鬱症引起的悲劇而惋惜感嘆。 (作者為青埔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3. 2024年2月6日 · 一位修同事一般體育課的學生,經常上課到一半就不見人影,同事上網登錄曠課,資源教室的心理諮商師立即來電解釋該生罹患「人群恐懼症」,所以人多時就會跑到資源教室休息。 體育成績的評定出席率佔極高的比重,諸如此類從外表看不出來的學生,我們真的想幫也幫不上忙。 我也曾與單位主管討論此事,主管回應教育部曾發文,責成各校訂定辦法來輔導這類學生,但避免外界歧視的眼光又不希望另開課程專收身心障礙學生,所以學校相關單位也陷於兩難。 此時就同事指出,各級學校願意通過相關辦法(如心理假)來協助這些學生,但出了校門後呢? 我們的社會是否相關的法令來幫助這些人? 而公司老闆會願意花錢請一個動不動就出狀況、請假,嚴重影響生產流程、進度的人嗎?

  4. 2021年4月21日 · 臨床上的憂鬱症在兒童間並不常見,盛行率約百分之二,是腦功能失調的生理疾病。 目前認為失去重要親屬、被虐待/疏忽、重大生理疾病、家族病史等為發病之危險因子。

  5. 2021年3月14日 · 憂鬱症很少被正確診斷及治療的原因很多,包括:(一)、患者沒有表達情緒或心理不適的習慣或經驗,常常不覺得自己「憂慮」,反而較常以「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例如胸悶、疼痛、失眠、疲勞…等)」來表現,此現象在傳統的東方文化社會更為明顯

  6. 2022年10月13日 · 劉育志醫師. 憂鬱、情緒低落,當心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神經科醫師圖解說明。.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 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 ...

  7. 2017年5月15日 · 前幾天有個朋友來找我,聊到這則新聞,順口問:藥師,妳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憂鬱症配合治療,卻還是會自殺呢? 對於這樣早逝的生命,我們難忍悲慟與惋惜,許多文章為她而寫,用不同角度解釋為何她放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