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日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Catch It 」裡的三個層次很有系統,所以我也將我原本的「轉換心情筆記」分成三個回合,成為一套可以逐步推進、跟著實做的 筆記方法 。 首先第一個回合當發現自己有不一樣的情緒時可能是悲傷焦慮生氣有壓力也可能是很快樂很放鬆總之這個情緒和平常有點不同就立刻開始捕捉他。 這時候,可以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並寫到筆記中: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 (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在什麼時間點有這樣的心情? 在什麼地方有這樣的心情? 我試著用一個範例回答給大家看: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焦慮。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 4分(表示有強度)。

  2. 2016年6月25日 · 1. 先做一件 讓自己有成就感 的其他事情. 擺脫情緒枷鎖,我「主動面」與「被動面」的方法,在這裡被動沒有貶義,反而在面對焦慮與情緒時,「被動」有時還是絕妙的解脫之道。 讓我們先來看看主動面的五個方法。 我一本「 快樂筆記本 」和一本「 學習筆記本 」,裡面記滿了「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能是去吃一家夢寐以求的餐廳,或是學一道菜,還是寫篇好想寫的部落格文章。 而當我面對情緒低谷時,我會從這裡找一件事情出來做。 因為這時候我最需要 「立即來一點成就感」 ,什麼事情的成就感最強烈呢? 那就是完成某個個人小目標,把自信找回來。 例如我常常在面對工作焦慮時,因為寫了一篇自己很滿意的部落格文章,焦慮就解除了,回頭看原本的工作就變得簡單了。

  3. 2017年3月15日 · 下面這篇文章我就要以自己多年來陸陸續續嘗試過的解決工作分心問題技巧軟體、 App ,挑出其中真的對我有幫助的,來跟大家推薦介紹,我也會特別註明哪些方法我目前也繼續使用中。

  4. 2016年12月19日 · 1. 從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出發: 我使用心智圖的時機,通常從「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出發,這個問題就是心智圖最中心的關鍵字。 例如某一個需要構思的課程、某一本正在企劃的專書,或是我想重新規劃的工作流程。 雖然心智圖的中心是一個關鍵字,但背後其實是 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意識 。 (延伸閱讀: 每個人都需要準備的一張問題清單:突破難關思考術 ) 2. 準備好思緒關鍵字的便利貼牆: 接著我個人的習慣是, 先離開心智圖 ,然後先把我所有初步產生在腦袋裡的思緒全部利用關鍵字列舉出來。 如果使用像是 XMind 專業版,那他就內建了「腦力激盪模式」可以幫我先列出所有的思緒關鍵字,甚至他在列出所有腦袋浮現的關鍵字時還可以基本分類。 或者,有時候我也會使用實體的便利貼來先「倒出腦袋裡所有想法的關鍵字」。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1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2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3
    •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4
  5. 2018年3月13日 · 所以,如何戒除手機成癮,但又不需要失去行動裝置的生產力與娛樂性呢?就是要找到「在對的情境做對的事」、「在該專注時保持專注」的方法。 我自己實踐過四種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可能各自適合不同問題的朋友,也可能會是一個循序漸進解決 ...

  6. 2017年12月4日 · 雖然主要來說只是睡眠數據統計工具」,但這樣的數據統計是有效的可以隨時提醒我自己應該改善睡眠的各種問題像是環境噪音睡眠長度時間節奏等等並提醒我不要過度工作。 2. 養成早起習慣: 以前我確實覺得早起是最能掌控自己時間的方法之一,因為早晨時間沒有人會干擾你,也是最少其他誘惑的時刻,所以在這段時間裡運作關鍵的事情,最容易獲得專注。 而且當早晨就能完成今天一件重要的事情,那麼今天的成就感就已經達標,更容易面對一日的其他次要挑戰。 不過每個人的作息習慣不同, 現實環境也不同,關鍵其實不是要不要早起,而是對自己一日的生活作息如果能養成某種最適合自己的規律與節奏,那麼才能「在自己需要的時間獲得需要的能量」。

  7. 2019年3月6日 · 但現在我卻相對不容易進入那個被工作壓力擊敗的情況甚至面對比之前更嚴峻得多的壓力時我是如何找到與壓力共處之道呢這篇文章或許這並非最佳方法起碼我知道自己談論的只是工作壓力而非人生中其他更重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