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很多人都比你還慘啊! ”NBC。別人的情況或許更糟,但這對當下問題並不會有任何幫助。你該說的是:「我對你的傷痛非常抱歉,有什麼我可以幫上忙的嗎?」
    • “你明天就會好一點了。”ABC。這句話其實沒有什麼幫助,問題不會睡個覺就不見。你該說的是:「慢慢來,我會在一旁支持你。」
    • “生命本來就不公平。 ”Paramount Pictures。對啦!我知道啦,但講這個又能怎麼樣呢?你該說的是:「沒辦法,生活難免就是有些鳥事會發生,我們一起努力,一定會沒事的。」
    • “你就是必須面對啊!”Paramount Pictures。某人正在與問題奮戰,就代表他「正在」處理了,而且天知道他們有多努力。說樣的話是無濟於事的,而且還有點否定了他一直以來的努力。
    • 「我每天都很努力起床,有時候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然後,連想到要洗澡都很累。如果我想要洗澡,就會想開始睡午覺。人們不懂,焦慮和憂鬱症很累人,很像你要跟一個職業拳擊手打架一樣。」
    • 「通常你會答應一些朋友的邀約,但最後一刻就會找一個藉口取消,但其實你只是臨陣脫逃了。你會不由自主覺得你的朋友其實不想見你,他們覺得約你只是義務。」
    • 「我不喜歡打電話,比起打電話,我更喜歡打字,因為比較沒壓力。我也有反社會人格,不是因為我不喜歡身邊的人,而是我很確定每個人都無法忍受我。」
    • 「我可以對付抑鬱症,但我無法和那些說『我們偶爾都會難過的,想開點吧』或是『我也很沮喪,但我還是繼續過我的生活』的人相處,憂鬱症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很高興有人可以和他和平共處,但是我做不到。」
  1. 2017年10月26日 · 1. 沒有什麼能讓你開心。 你曾經喜歡的興趣再也不能讓你開心,你不能解釋當中的原因,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滿足你。 2. 你把培養新的興趣當成一種適應方式。 憂鬱症不一定代表你不希望做任何事。有些隱藏式憂鬱症患者會改變他們的生活模式,意圖借此抑制憂鬱情緒。 廣告1 3. 你的睡眠和進食習慣 ...

  2. 現在這個年代很多人(或是說所有人) 都某種程度的憂鬱症。不要覺得你看不出來,那個人都沒有。像是我們大家愛的羅賓威廉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充滿活力,但私底下他卻自己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所以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關心他人,並且知道憂鬱症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看出來的。的時候 ...

  3. 2021年8月20日 · TEEPR原創. 採訪報導. 綜合報導. 編譯. 特稿. 你懂憂鬱症嗎憂鬱症患者通常很難被察覺22歲藝術家兼心理健康提倡者寶林 (Pauline Palita) 在推特和大家分享憂鬱症的真實感受一起就來了解吧。 「讓我解釋為何精神疾病會讓患者如此疲憊。 其實你多半會想問有精神狀況的人,或心想,『你為何那麼累? 』」 廣告1. 「沒有多少人會問我,我還好嗎? 但他們這麼問時我的答案通常都一樣:『我很好,只是累了』而人們似乎都能接受這個答案。 但對我來說『我累了』並不是抱怨或悲觀,那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實而已。 「讓我來解釋,為何當一個人不斷跟自己的腦袋和社會對他的期待奮鬥時,會覺得如此虛脫。 他們的腦袋卡在超負荷的狀態,晚上入睡對他們來說有非常非常大的困難。 廣告2.

  4. 2015年7月26日 · | TEEPR 亮新聞. 13張經歷過憂鬱症的人才能體會的圖表。 July 26, 2015. 選擇語言: 還原 简体 繁體. 編輯: Anne. 世界. 廣告. 1. 憂鬱症沒大家想得那麼單純: Anna Borges / BuzzFeed Life. 2. 你的生產力指數: Anna Borges / BuzzFeed Life. 廣告1. 3. 當你就是很想請假好好調養身心: Anna Borges / BuzzFeed Life. 4. 當別人總是看清你面對的心靈壓力與挑戰: Anna Borges / BuzzFeed Life. 廣告2. 5. 能好好開心度過一天的時候真的少之又少: Anna Borges / BuzzFeed Life. 廣告3. 6.

  5. 2016年2月21日 · Vanderbilt. 憂鬱症悄然無聲。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廣告1. 「就像戴面具一樣,人們用微笑把它掩藏。 「…還有一聲『我很好。 』」 「除了你之外沒有人能察覺,因為要掩藏太簡單了。 「你表現得愈開心,他們愈不會懷疑。 廣告2. 「但你沒辦法隱藏一輩子。 廣告3. 「每個人都有他崩潰的時刻。 「但沒關係。 「不要覺得羞愧。 「會有懂你的人的。 「你的身旁會有他人的愛跟支持。 「藉由跟其他人聊天,你會得到戰勝憂鬱的幫助跟保證──跟其他人一起得到。 「你是寶貴的、被愛著的,你不是獨自一人。 「對事情保持耐心,最重要的是,對自己保持耐心。 (之後) 「把每個嶄新的一天都視為成長的機會。 「我們會一直在這裡等你。 來源:Lifebuzz │ Colleen Bu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