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5日 · 鏡週刊. 文| 健康醫療網新聞. 贊助本文.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1年自殺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其中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上升最多心理健康司分析精神科共病憂鬱焦慮是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之一因此及時發現身心疾病相關症狀提供轉介治療是青少年自殺防治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然而「躁鬱症」常會先以憂鬱表現,再加上民眾對躁症認知不足,求診陳述症狀時多會偏重在憂鬱。 因此,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部主任、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會理事長白雅美指出,過去國際文獻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躁鬱症患者會先被診斷為憂鬱症,平均約5-10年後轉換診斷為躁鬱症。 「這些」憂鬱症可能是躁鬱 未正確治療自殺風險增.

  2. 2024年5月22日 · 不少人對憂鬱症有很大誤解時常會跟心情不好做連結甚至還有人認為憂鬱症就是不知足但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迷思最新腦科學研究發現憂鬱症其實是腦部調節功能異常情緒低落時很難自行恢復接下來的聚焦真相我們獨家專訪前女團成員 ...

  3. 2017年5月23日 · 我們這次前往紐約採訪到安德魯本人對於過往憂鬱症的如影隨行以及面對病症的態度他回答得很坦誠當我日後寫出那本關於憂鬱症的書正午惡魔》,不少人們開始對我說:「你好坦然好勇敢且誠實地說出自己的事難道不會害怕其他人指指點點嗎? 」我只跟他們說:「你知道嗎? 我成長過程中已經隱藏太多駭人的祕密,當我終於能夠講出這些祕密時,我發誓,我再也不想埋藏這種糟糕的 祕密了。 」我得了憂鬱症之後,更感覺到需要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其他人,如果他們想知道我的故事,我就需要誠實而公開地傾訴出來,我再也不要活在那種被祕密定義的人生了。 我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擁有堅強心靈的人。 換言之,如果我今天被送去集中營的話,我應該會是那種很有勇氣、渡過所有難關的倖存者。

  4. 2024年5月4日 · 研究指出如果長輩社交孤獨65歲以上的老人中至少有21%的人有憂鬱症狀盛行率為各年齡之冠就診率卻不到1/10如果不願意接觸醫療協助還如何靠自己找到下半輩子的陽光。 退休長者作家江育誠:「我60歲的生命,嚴格講起來都不是為了我 ...

  5. 2023年7月9日 · 胡延薇說明憂鬱症就如同心的感冒」,鼓勵民眾在生活工作日常之餘關注自己的作息心情當情緒出現下述6項狀況並已經影響到日常活動運作便可能是憂鬱症徵兆。 食慾變化. 睡眠品質不佳. 專注力下降. 自我價值感降低. 情緒低落. 反覆出現自殺意念長達2週以上. 諮商全聯會媒體與公共關係委員會委員陳劭旻也呼籲,大眾若遇上述狀況請盡快尋求專業的心理健康資源,如:身心科就醫,同時搭配心理諮商、自我照顧活動或團體課程等,或是向縣市衛生局所屬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求助免費相關資源。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只有情緒低落,但它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到身體功能,出現記憶力退化、幻覺、身體疼痛、感官鈍化甚至自殺。

  6. 2023年4月17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憂鬱症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心血管疾病也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兩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關係詹佳真說明有憂鬱症或處於心理狀況不佳的人通常在飲食和睡眠狀態都不好且比較容易有不健康的行為像是吸菸或是過多靜態生活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可能透過壓力賀爾蒙或交感神經的興奮直接造成心臟的傷害。 本研究結果顯示,被告知有憂鬱症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最高,年輕成人的心理健康改善方案,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建議大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從小就要開始養成。

  7. 鏡週刊. 文| 健康醫療網新聞. 贊助本文.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68歲的A女士兒女都在外生活,偶爾才回家,退休後她便在家中照顧年邁的父母,但父母相繼離世後,她開始覺得很疲倦、全身痠痛、不想動、不想講話,而且記憶變差、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又睡不好、胃口不好,興趣降低也不想和朋友外出,她懷疑自己有嚴重的身體疾病,卻不想就醫治療。 直到A女士的女兒回家發現異狀,帶往醫院診斷後發現A女士罹患「鬱症(MDD)」。 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療體系主任邱南英醫師表示,老人鬱症和年輕族群鬱症的原因、症狀和徵候的表現有些不同,而且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比年輕族群高上許多,身邊的親友應該特別注意。 老人憂鬱常見「鬱症」的表現 與社會因素及身體狀况與失落較具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