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1日 · 尿液中泡泡增多」可能是腎臟出問題。 (圖/翻攝自Unsplash) 根據 Heho健康 的報導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尿液中只會有極少量的蛋白質,如果腎臟出現問題,尿液中的蛋白質就會異常增加,導致「小便出現泡泡」,謝至同表示「大量蛋白尿會讓下肢水腫」而且「手壓下去凹陷無法馬上回彈」同時還可能「合併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等身體症狀。 下肢水腫無法回彈,可能是「蛋白尿」。 (圖/翻攝自Unsplash) 【韓國YY菌】高敏力換季必備 第三件只要139元. 此外,謝至同還提到「肉眼看到小便有泡泡不一定有蛋白尿,統計起來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泡泡尿檢驗出來真的是有蛋白尿。

  2. 2022年2月12日 · 外科醫師江坤俊在「江P醫件事」中提到,尿液可以間接反應身體的一些情況,可以從觀察是否有泡泡產生,得知有3大病症可能需要注意。 第1就是糖尿病,江醫師解釋,當體內血糖太高,腎臟無法全數回收,時間久了就會破壞腎絲球的功能,這會使得 ...

  3. 2022年4月3日 · 尿尿有泡泡是腎臟出問題了嗎?泌尿科主治醫師李致樵就指出,如果你小便完,發現泡泡超過一分鐘都沒有散去,建議趕緊就醫檢查,因為這可能是身體給你的警訊。

    • 泡泡尿-腎臟
    • 尿液顏色過深-肝膽腸胃
    • 尿液中有血-感染、結石、腫瘤

    大部分人發現自己有泡泡尿狀況時,都會認為是自己排尿角度過高,或是水分攝取不足,不過,蔡昇翰表示,這代表小便裡面有過量的蛋白質,是「腎臟」功能出現問題,而什麼是我們真正需要擔心的泡泡尿呢?蔡昇翰指出,持久而不散的恐怕就是身體出現警訊了。 ▼若排出泡泡尿,是腎臟功能有問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尿液顏色變深普遍是因為水分攝取不足,或是運動過量造成脫水,但是如果顏色已經深到像茶色或豬肝色一樣的時候,蔡昇翰提醒,有可能是肝膽腸胃出現問題,有可能會出現「急性肝炎、膽結石」或是腎臟功能缺損,以上情況都會造成小便顏色過深,民眾若有發現需要其實就醫檢查,避免延遲就醫,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若發現尿液顏色過深要立刻就醫。(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小便的顏色、味道以及泡泡代表著不同的意義,蔡昇翰強調,其中最重要也最令人擔心的是「小便中帶血」的狀況,小便中帶血一的原因有感染、結石,還有泌尿系統裡長出「腫瘤」,如果出現無痛性的血尿,不管是粉紅色或是深紅色,都需要立即就醫,才能防範於未然。 ▼醫生最擔心的是尿中有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此外,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教大家判讀尿液顏色,自我審查身體狀況,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協助。 (封面...

  4. 2021年4月8日 · 從7種尿液看健康,泡泡多、有螞蟻免緊張! 透明、淡黃色 程威銘醫師 表示,一般情況下尿液的顏色多半為黃色系,透明、淡黃色為正常健康的尿液顏色,飲水較多、喝茶、咖啡等利尿的飲品也較容易出現透明的尿液。

  5. 2018年5月17日 · 顏宗海指出可以從尿去觀察,「有氣泡感覺,泡泡尿要注到尿液中是不是有蛋白尿,還有些病人會覺得小腿腫,水腫就代表可能腎功能不好」。 尿液如果不夠清澈,或者時常有疲倦感,都得小心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6. 2021年9月20日 · 江坤俊分享「5字訣」辨別腎臟是否出問題,分別是「泡、水、高、貧、倦」,泡是指會蛋白尿的情況,也就是說要尿完馬桶會有泡泡,而且持續2、3分鐘都沒散,就要小心;水是指水腫,如果早上起床常常下肢風濕或水腫,要特別留意;高是高血壓,假如血壓都正常,莫名其妙開始高起來,就要注意;貧是貧血,可以透過觀察,假如眼皮拉下來是蒼白、牙齦也變白,覺得自己貧血症狀,可能是腎臟問題影響造血功能。 倦是疲倦,腎臟不好會容易疲倦。 江坤俊表示,如果口臭的問題,5字訣中2、3個症狀,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是腎臟出問題。 延伸閱讀. 女星整形失敗! 鼻子壞死「缺一塊肉」 一年後近照曝光. 女網友抱怨男友不考台大痛批「沒出息」分手 台大教授回覆也遭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