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6日 · 根據勞動部今年公布的資料顯示女性受雇者最近一年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擾比率達 3.3%男性為 1.3%若分別乘以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男女受雇員工總數意思是台灣 1 年內可能有高達 26 萬人都曾受過職場性騷擾。 延伸閱讀: 遇到職場性騷擾怎麼辦? 律師:一套蒐證、舉證策略,保障自己的權益. 知情者沉默、輿論傷害,讓受害者隱忍,成性騷黑數. 但是同一份報告也指出,其中有 8 成以上的人,都沒有說出口。 為什麼他們不說? 台灣的中小企業占比超過 98%,專長為勞資爭議的律師蔡晴羽指出,可能騷擾人本身就是雇主、或被重用的高階主管,受害者覺得內部申訴毫無意義:「沒有申訴或聲張,雇主可以辯解不知情,直接對外求助的勞工,反而成了組織裡的麻煩製造者。

  2. 2023年6月13日 · 所謂職場性騷擾是指受僱者在執行職務時被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詞或行為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的工作環境導致侵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 《性別工作平等法》 規定,各級工作場所只要人數達 30 人以上,僱主就必須訂立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並在工作場所顯著之處公告及印發各受僱者。 因此,不論是旁觀者或是當事人,都可以依據內部管道檢舉或申訴;僱主則依法必須組成申訴處理委員會查證事實,對騷擾者採取調職、降職、減薪等懲處,或其他防治措施。 萬一在過程中發生僱主態度消極、怠於處理的情形,受害者或檢舉人可以向當地主管機關(如勞工局)提出申訴。 延伸閱讀: 台灣一年 26 萬人受害! 當職場發生性騷擾事件,雇主、勞工該如何處理?

  3. 2023年9月8日 · 從性騷擾防治法來看性騷擾是指性侵害犯罪以外的行為且對被害人實施違反其意願發生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這樣的行為又帶有權益上的獲得喪失或減損通常發生在工作教育等場域又或者是藉由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做出內容上有歧視侮辱讓人感受到冒犯的情境。 在性騷擾案件中,如何跟我們一般聽到的性侵害有所區別,而最常讓人困惑的是性騷擾防治法中的強制觸摸罪和刑法的強制猥褻罪的界線,實際上外觀看起來都是觸摸,但強制猥褻是已經讓被觸摸人明顯感覺到被碰觸,甚至是手段上強制力更強烈(如身體都壓上去),反之性騷擾中的強制觸摸罪,是被摸的人後知後覺,被摸當下來不及反應(如公車上在下車時突然摸人屁股或胸部),所以看重的是偷襲、短暫的特質,不過這樣的判斷標準對應到具體個案,得回到證據能呈現多少的事實而定。

  4. 2024年5月22日 · 當遇到 PUA 心理操縱的現象或職場性騷擾的狀況時建議受害者可以在剛開始感覺被騷擾時 email 給對方,表達不適感受與拒絕態度,亦做為日後佐證,或是透過 LINE 及其他通訊軟體,做為蒐集證據的管道。 此外;撰寫日記、錄音佐證等將過程記錄下來的方式皆有助於增加證據的可信度。 什麼是 PUA(Pick Up Artist)? 原來職場也有 PUA 嗎? PUA 的定義,已經從早期談論怎麼運用一些技巧,來讓別人對自己著迷,演變為一種有點病態,明明被欺凌,卻覺得對方是因為愛自己,所以才會有這些看起來像欺凌自己的舉動。 放春假時,以前畢業的學生來找我,雖然面帶笑容,但他整個人感覺很疲憊,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他回答我,他最近剛換到一家新的公司,薪水漲了不少,可是主管的管理方式讓他很不能適應。

  5. 2023年6月26日 · 先來說說性侵害與性騷擾之間是否有必要區隔出程度的不同。 兩者的差異對檢調機關與法官來說,確實有區分的必要,畢竟這涉及到行為與相對罰則比例的問題。 但對受害者來說,無論是哪一種行為,都是在違背其自由意志下所造成的生心理傷害,我們旁觀者去探究當事人犯行的程度差異,除了為加害者找尋一條可能的開脫之路外,還有什麼意義? 再說,受害者事發當下大多年輕、沒有什麼社經地位,也沒有太多人願意傾聽他們說的話,無論是性騷擾或性侵害,都是在一種身分、權勢、體力等各方面不對等的情況下,自以為強勢者對相對弱勢者所施加的壓迫行為,也因此多數加害者認為,沒有人敢對自己的言行要求負起相對應的責任。 而當這些事件發生時,多數受害者只能困惑地以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 不然這些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6. 2023年1月9日 ·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引述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在 2022 年 4~5 月間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超過 2000 名受試的工作者中,有 18% 的人描述其所在職場有程度不一的毒性、30% 的人提到曾遭受從職場或顧客而來的騷擾、言語與肢體暴力。 若長期處在有毒的企業文化,工作者會感到壓力、焦慮、抑鬱和倦怠;慢性壓力會阻礙睡眠、提高人體被感染的風險,且可能引發心臟病與憂鬱症,不只對工作者的生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也會進一步影響其人際關係。

  7. 2017年3月14日 · 國際溝通顧問教你面對衝突時的表達技巧.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這年頭,好像愈來愈多人行為脫序,我行我素,沒有公德心,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且脾氣還很大。. 我們在生活中常會受到騷擾被人佔便宜受到欺凌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