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29日 · 如今打開任何一家人力銀行網站的派遣專區辦公室白領電子作業員工程師業務員櫃檯人員清潔工等五花八門的各類職業都有派遣人員甚至攸關公共安全的公車司機運輸業駕駛礦工等工作也招聘派遣人員。 這些工作內容多半長期穩定,早已脫離派遣原先是企業因應「臨時性需求」的設定。 台灣正邁向「派遣大國」,從年輕人到中壯年的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者都受到影響。 但至今,台灣並沒有明文保障派遣人員權益,拿不到薪水案例時有所聞。 被錄取後才知道自己是派遣人員. 前台博館派遣員工陳凱眉。 (攝影/林佑恩) 2015年3月,台大研究所畢業的陳凱眉在國立台灣博物館網站看到徵聘「藏品及其數位資料權利盤點計畫」的專案助理,負責植物藏品數位化的工作。

  2. 2022年9月12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國際搶工潮下政府和企業得速找解方. 懷孕就解約? 直視雇主的苦與移工的難,哪些改變才能扭轉弱弱相殘? 印尼籍看護工Nani懷孕後想繼續留在台灣工作,雇主擔心她無法繼續照顧阿媽,加上孕產過程中的種種風險,透過仲介要求解約。 (攝影/楊子磊) 面對各國的搶工潮,落實懷孕移工的權利,已不只是基於人道關懷,更是盤點台灣勞動力、促進產業與長照政策革新升級的一次機會。 《報導者》在 系列專題 中,已逐一剖析在台移工從懷孕、生產到育兒的崎嶇路程,諸多問題環環相扣。 已有在前線的NGO工作者與中央和地方政府協助窗口,以及仲介、雇主等,正努力轉變思維和作法,試圖解開盤根錯節的無奈與無助,讓勞雇雙方不再弱弱相殘。 直到遇見「姊姊」,Nani才像尋得浮木,不再惶惶不安。

    •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1
    •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2
    •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3
    •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4
  3. 2021年7月7日 · 負責聯繫的社工曉雯化名阿蘭個性比較僵固對疫情認知也不足哭著說我人好好的為什麼要住院住院這麼多錢不能回去工作怎麼辦? 」曉雯反覆叮囑她注意租屋處清潔保持社交距離別把病毒帶給其他室友但何時能復工她也沒有答案只能 ...

  4. 2023年4月10日 · 世代文化篇. 店員寧兼差、師傅棄收徒、老闆跑外送──服務業大缺工的時代變貌. 全台服務業大徵才但不同世代的服務業員工在疫情後對工作和職涯的想法是否有所變化? 圖為高雄翰品酒店附設餐廳的外場人員。 (攝影/楊子磊) 端盤子、切肉切菜,餐廳打工向來是對年輕人而言最平易近人的工作,現在卻不再有吸引力。 多采多姿的網路新興產業給學生更多賺錢選擇,願意投入耗體力的餐飲業者幾希。 消失的年輕世代正讓這個產業的人力市場進入惡性循環。 《報導者》訪問不同世代的服務業工作者及經營者──擁有店長資歷卻只願意當工讀生的30歲中間世代、擁有日本料理店的扎實訓練卻不想傳承給新人的40歲老餐飲人──他們具體而微地呈現出,餐飲大缺工數字背後正在崩壞的美食文化圖像。 20、30、40,跨世代餐飲人的心聲.

  5. 2023年2月19日 · 面對湧上的挫折感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張河從一次次的督導和自我覺察中看見自己的限制:「就像醫師吧有時候以為這個手術沒辦法救回他但他活過來了有時候以為做得很完美可是病人卻走了

  6. 尋求自主進Facebook社團透過牛頭招工求職. 對現代的越南移工來說失聯後要自行找到工作不是難事Facebook是越南人主要使用的社群平台在台移工透過Facebook建立龐大的招工社團其中有許多前輩扮演 牛頭發布招工文附上地點工作簡介與條件就會有人上門詢問社團每日都有數十則招工文多元透明的工作資訊讓當代的越南移工得以從中挑選喜愛的工作。 在Facebook越南移工社團中,每天都會出現數篇招工文,許多人會留言要求私訊了解詳情。

  7. 「在台灣,移工爸媽究竟有多少? 今年,她請勞動部調出女性移工領取生育給付的資料,驚訝地發現,「啊! 竟然4年內有15,000多個,而且還只有廠工,含看護工與失聯移工,我看了很震驚。 根據監察院今年公布的 調查報告 ,近4年,每一年約3,500~5,100名女性移工領取勞保生育給付,也就是每一年,有近萬名移工在台灣成為爸媽。 這數字只反映有投保勞保、以產業移工為大宗的移工,而未納入《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保障、未保勞保的家庭看護工 ,以及跟Wati一樣無勞保的失聯移工,實際孕產情形則是黑數。 監察院報告也從移民署與衛福部勾稽的產檢資料發現,縱使在COVID-19疫情後,移工幾乎「只出進」,但這3年間在台的產檢人數卻節節攀升,突破每年5,000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