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2日 · 好不容易撐到領完年終年後離職是最好時機嗎生涯策略教練乍看機會多但多是別人不要的雞肋 工作可以騎驢找馬但離職時盡量好聚好散...資深人資教你工作愈換愈好的4C原則

  2. 2021年11月2日 · 很多人在待業時跟我說他這段日子心慌或失去自信但找工作這件事本來就需要一點時間才能找到滿意的急也沒用反而會失去判斷力。 我可以跟大家講一個秘密,通常徵人愈急的公司,愈是容易出現要你去救火的狀況,避免去填坑的關鍵,就是冷靜。 我剛畢業時,也歷經過待業的日子,每天覺得很心煩。 直到我自己出來教人求職,看過很多人轉換跑道,也不一定能立刻找到滿意的。 在還沒找到工作這段期間,你應該對自己信心喊話,待業時的心理素質很重要,與其心急找到不合適的工作,不如一次找到滿意的。 這段日子裡,不如多找一些前輩還是學長姊聊一下,甚至修改履歷都好,千萬別浪費時間。 我有個朋友,剛畢業時,去一家公司做了半年,但後來覺得不適合,於是每天開人力銀行,騎驢找馬。

  3. 2020年3月13日 ·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會選擇退休後找新工作繼續工作到74歲到83歲也剩下9年符合30歲的年輕人小凡最早的規畫可是通常計畫趕不上變化很多不可預期性的事件不斷發生如果做不動怎麼辦如果活更久怎麼辦

    • 台灣人太早退休
    • 「問題」屬於未來,可以改變
    • 終須一戰,趁早吧!

    如果大家知道一個統計數字,就不會對找工作如此執著不悔。台灣人平均在幾歲退休?許多人會說:「65歲!」 根據統計歷年來退休年齡增長幅度大都落在0.2至0.3歲,2016年官方統計是58.6歲,然而隔年2017年跳升到61.3歲,為什麼突然出現2.7歲這麼大的升幅?原因政府修改退休年齡的定義,從「離開組織的年齡」改成「領取勞保年金的年齡」,而2017年可以領取勞保年金的年齡恰好是61歲。 一般上班族都明白,「領取勞保年金的年齡」不等同於退休,政府為什麼要改呢?因為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人太早退休,不符合時代潮流,韓國大約73歲,日本則在70歲。超過65歲以上繼續工作,韓國有44%,日本超過1/3。這其中透露了什麼訊息?台灣就業市場對中年人極度不友善! 有一次我去聽一場官方舉辦的銀髮族就業論壇,一名...

    事實如此,我們就要做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準備。假設自己60歲左右被逼退休,由於目前台灣不工作的餘命是22年(日本13年),如果存款不足,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怎麼找工作?」45歲被迫離職的中年人,多半充分感受到工作難找,而且一路往下,更遑論60歲!後面10年至20年的生涯,很難想像有哪個老闆會給我們工作,因此自己找收入是一條必走的路。 成功學大師博恩.崔西(Brian Tracy)說,「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事,不要為它們傷腦筋或不快樂,因為它們屬於過去;但是「問題」屬於未來,是可以改變及解決的事。我也一直相信,真正對人生負責的人是看清事實,解決問題。 我的斜槓班學生,明白「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而且身體力行,除了上班工作外,下班還做斜槓,也學習各種投資工具,有人做股票,有人定期定額買ETF...

    我有一位學生在日商任職20多年,位居高階,不幸被失業,到處求職碰壁,經人推薦來上我的課,幾個月後找到工作,以下是他在群組的留言: 「身為一名中高齡失業的大叔,面對著家庭生活、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打擊,只能勇敢面對迎擊。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狀況之下,媒體充斥著負面的新聞,被迫停業、被減薪、被裁員、被放無薪假,許多『被』的負面能量占滿版面。 今天的進度報告,我打算來點正能量,分享一個好消息,我『被錄用』了,重新回到久違的、熟悉又陌生的職場。 過去長久職場麻痺的我,不會再度輕易地陷入『養,套,殺』的陷阱,爭取自己的第二度人生,取回主導權。 穩住單槓,重起斜槓!」 面對人生的起伏,我們就是認清事實,解決問題。人生上半場,找工作是一個選項;到了人生下半場,找收入是必走的一條路。既然終歸要找收入,何不趁...

  4. 2019年10月24日 · 1.定時舉辦論壇,大家討論討論,表示有在關心。 2.在各地設立就業服務站給失業補助以及辦理就業講座職業培訓協助找工作。 讓我們來看看各國退出勞動市場的平均年齡,就知道成效如何! 因為上述這些做法無不事後補救可是到了失業階段中年人要再找到工作就困難重重因此事務補救就是事倍功半效果不彰。 台灣:男性63歲、女性61歲。 日本:男性70歲、女性69歲。 韓國:男性72歲、女性72歲。 美國:男性67歲、女性65歲。 看到沒,我們是敬陪末座,明顯過早退休,但是台灣人普遍缺乏這個認知。 而且可怕的是,2016年台灣的退休年齡是58歲,大概數字太難看,後來政府修改退休定義,從「自企業離職的年紀」改成「領勞保年金的年紀」,在2017年大幅跳升至上面這個年齡。

  5. 2023年6月2日 · 有能力的人不用擔心丟飯碗...過來人分享工作前10年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技能. 財經好讀. 撰文者:萬特特等 2023.06.02 瀏覽數:27346.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Juli和Amy是同屆不同系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先後進入廣告業,前幾年進了同一家公司,一個做設計,一個做總監助理。 最近公司傳言紛起,據說將裁員,她們的心境卻截然不同。 Juli入行7年、8年了,職級只是資深平面設計師,但她除了會做平面設計之外,3D設計也很厲害,還在外面接案子。 所以當同組的小夥伴跟她說公司要裁員了,問她有什麼打算的時候,她裝作很驚訝的樣子,內心其實毫無波瀾。

  6. 2021年7月16日 · 失業後在疫情期間找不到工作索性不找工作變成非勞動力。 如果疫情拖長,不及時解封,這些人有可能成為長期失業者,以及怯志求職者,再也不外出求職,影響家計,並帶來家庭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