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5日 · 1. 創造雙向溝通的機會. 作為家長,一定都很重視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只是有時候不知不覺就偏重了向他們教導和講大道理。 其實,子女也有個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獨特見解,家長不妨多傾聽,這是鞏固親子之間雙向溝通的重要方式。 2. 適時肌膚接觸. 深度擁抱能讓孩子得到溫暖安全感,適用於所有年齡的孩子。 所以建議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擁抱你的孩子幾分鐘;每天晚上最後一件事,也是擁抱你的孩子幾分鐘。 3.

    • 給予孩子明確的指令。「孩子不收納的原因,往往是家長沒教他們怎麼收。」廖心筠說,家長常會要求孩子「去把東西收一收」,卻未給予指導,孩子當然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收起。
    • 停止碎碎念,讓孩子用自己的邏輯收納。若要防止孩子教過秒忘,最好是讓孩子建立自己專屬的收納模式。廖心筠說明,大人的思考邏輯通常比較複雜,孩子不見得能理解與遵循。
    • 收都收不完,就是斷捨離的時候。物品怎麼收都收不完?就表示家中的物品過多,是該「斷捨離」了。較無痛的方法,是把既有物品先各分一半。廖心筠會請年幼的兩個女兒,把「目前不想玩」的玩具收進一個透明的收納袋(盒)裡,接著再幫忙放到連大人也不易拿取的櫃體上方。
    • 尊重孩子對物品的去留選擇。廖心筠到客戶家中協助收納時,常看到孩子想保留某樣物品,卻會被家長嫌:「那個很像資源回收,可以丟了!」孩子想丟某個玩具時,家長又有意見:「那是國外進口的,一組要兩千多元別亂丟。」
  2. 2024年5月3日 · 以下是幾個幫助家長穩定情緒的技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4 大技巧幫助父母穩定情緒. 1. 閉眼深呼吸. 在爭吵過程中,幾個深呼吸有助於父母找回理智,降低音量。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您避免與孩子「拚聲音」。 2. 離開現場. 如果需要冷靜,父母可以暫時離開現場,但應盡快回來,以免孩子感到被拋棄。 若孩子的大吵大鬧影響到他人,與孩子一起離開現場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3. 尋找替代人選. 如果附近有其他家人,請他們先幫忙處理孩子的情緒,讓您有時間和空間冷靜下來,避免體罰。 4. 直面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情緒高漲時,父母可以直接說明自己的感受,坦誠自己的情緒狀態。 關鍵在於不動手打、不動口吼,這樣才能避免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圖/kierasun.

  3. 2022年1月5日 · 指令要簡單、簡短: 指令要很明確,不要故意說反話,也可以把事情拆解成步驟,一步一步教孩子去執行。 周正哲說,這是常常會不小心忽略的一點,因為過動兒的專注力不高,如果指令太長、太複雜,或是聽起來太困難,孩子就很容易直接放棄,建議一次只說一件簡單的動作,而且是很明確的說,隨著孩子能力越來越好再慢慢加深。 比如要孩子去洗澡,就直接說「現在請你去洗澡」,不要說「現在幾點了還不去洗澡? 」要孩子幫忙打掃家裡,可以把動作拆成「用掃把掃客廳的地板,再用拖把拖一遍」、「用抹布擦廚房的流理台」、「把碗盤洗乾淨」等簡單的指令,不要說「把客廳掃一掃再去打掃廚房」,就期待孩子把客廳、廚房都打掃成大人想要的樣子。 大人是過動兒的支柱,要堅定而可靠.

  4. 2022年9月16日 · Q5:如何申請早療補助? 只要至設籍縣(市)政府通報為該縣(市)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及轉介中心並符合: 未達就學年齡之疑似發展遲緩、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

  5. 2022年3月3日 · 透過每周 2 次、每次各 30 分鐘的職能和語言治療課程,治療師會於課堂上讓媽媽參與,回家後媽媽再和 Tyron 練習,將課程中學的像是如何跟孩子互動、引導孩子用言語表達他的需求等的技巧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6. 2024年3月6日 · 增加識別:增加識別失智者的機會,如在失智者身上掛名牌、布條,向台灣失智者協會與老盟申請緊急連絡卡、愛心手鍊等防走失措施。 也可養成每日替失智長輩拍照的習慣,萬一不幸走失,至少可以透過每日留存的照片紀錄得知走失時的穿著,長相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