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7日 · 值得玩味的是,劇裡5個主角醫師全是外科系,分別是一般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胸腔外科和神經外科,一般外科的住院醫師還名為「張冬天」,如同是外科系醫師勢微的現代醫療啟示錄,拉到健保生態下的台灣,格外有感。 首名中研院外科醫師院士,門診就像「聯合國」 國際知名的整型外科顯微重建領域權威魏福全,在診間仔細說明手術細節,一旁總是有外籍見習醫師共同參與。 (攝影/余志偉) 掙扎了兩週,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特聘教授、中研院院士魏福全才點頭受訪。 老醫師在電話裡禮貌致歉,說自己立場為難,個人生涯已獲得許多回饋,自己心中沒有抱怨,「但為了年輕醫師的未來,我覺得還是該出面說些話。 魏福全是台灣醫療起飛和外科當道的縮影。

  2. 2023年5月8日 · 因此醫院正往「創傷照護」的方向發展,辨識藥癮者使用物質的行為,是受到一類的童年創傷所影響,再陪伴、教導他,如何從創傷走出,並發展應對挫折的方式。. 他在台南看守所的調查發現,135名藥酒癮收容人中,都有童年創傷經驗,包括情感上被疏忽(85 ...

  3. 歷經10年,再生醫療雙法三讀!. 適用對象、細胞使用、倫理規範,6大焦點. 再生醫療雙法(《再生醫療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於4日上午完成三讀,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在宣布雙法三讀完成後敲下議事槌。. (攝影/陳曉威). 歷經2018年、2023年 ...

  4. 2021年1月20日 · The Real Story【S2E16】. 我如何染上賭癮、負債千萬?. 場過來人與博弈門診醫師的現場對話. (攝影/蘇威銘). 去年3月,精神醫師廖泊喬和群同仁,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創立了全台灣第一個治療賭博成癮的「博弈門診」,目睹個案們在戒癮中的 ...

  5. 2023年5月4日 · 從那時開始,法醫研究所只要從檢體中發現不知名的毒品,就會參考其他國家的案例與經驗,試圖找出毒品的種類、累積檢驗能量。 雖然搖頭丸等毒品早已在歐美開始流行,但歐盟在2005年才 首次使用 「新興毒品」這個名詞,到2012年國際對於新興毒品的定義(註)也才趨於成熟。 為了監測國際新興毒品的使用趨勢,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在2013年發布 「提早警告建議」(Early Warning Advisory) ,要求世界各國回報新興毒品擴散的狀況。 宣戰:從備戰到與毒販隔空鬥智.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毒物化學組助理研究員曹芸甄,參與了台灣檢驗機構與新興毒品戰役的起點。 (攝影/陳曉威)

  6. 2016年8月18日 · 很平凡的一個星期三下午,《報導者》記者隨著今年40歲的張志偉一起走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的「成癮治療」診間。 就和其他門診一樣,房間裡沒什麼特別的擺設,等候他的只有與他認識超過10年的束連文醫師。 束連文醫師與張志偉(右)。 (攝影/吳逸驊) 張志偉20多歲時認識了吸食海洛因的朋友,他很好奇,於是也吸了海洛因。 與安非他命、搖頭丸不一樣的地方是,海洛因是許多吸毒者都流傳著「最碰不得」的藥物,因為海洛因的成癮性極高、戒斷症狀特強,價格又比較昂貴,張志偉最嚴重的時候,曾經一天花費8千元在海洛因上面。 問題是,吸食海洛因之後那種暈陶陶的快樂無法持久,一旦成癮,就變得再也不是享受,純粹是「不吃這個東西會餓死」的止饑用途。 張志偉一方面身陷其中,一方面自己也覺得這樣太可怕。

  7. 不過,「確實很多醫師不願走出去,」王以帆不諱言,醫師在診間1個半小時保守估計15個患者,基本上健保共計給付大約7,500點左右;居家醫療除了須符合健保給付條件,且給付點數為1,553,整天東奔西跑可能只2個病患,還不包括順便做衛教、找出潛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