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7日 · 前幾場,分別由醫師、農學院教授以現代專業出發,提供身心平衡、健康飲食的建言。. 四月份,蘭陽講堂邀請到常寬法師,從「佛法」的視野,分享聖嚴師父晚年與病共處的智慧。. 4月14日週六下午,蘭陽精舍大殿中,坐滿150餘位菩薩,準備聆聽一場法 ...

  2. 2018年3月21日 · 因緣際會,他接受恩師的建議,下定決心不再接受西醫治療,開始自己找出與癌細胞和平共處的方法。 「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細胞於死地。

  3. 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 ...

  4. 精神有所依止. 然而,公公虛弱的身體仍不敵癌細胞之快速蔓延,於三月六日陷入昏迷中,家人在慌亂中卻不知應如何減輕老人家之病痛。 由於我平時親近法鼓山,因而略知佛法可以紓緩病人的痛苦,因此於三月九日打電話向台東地區輔導師果祥法師求援,希望隔天能替公公辦理皈依,期盼藉此讓老人家精神上有所依止,經果祥法師慈悲允諾。 不料,翌日清晨公公突然清醒,我趕緊將皈依之事稟告老人家並經其歡喜接受;而果祥法師也如約蒞臨,順利地替公公授三皈依,且慈悲開示,要老人家萬緣放下專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公公臥榻微笑恭敬領受。

  5. 2018年10月8日 · 師父的開示引領著學員們認識何謂『默照』和如何運用默照的方法。 『默』是心不受影響,『照』是清楚知道所處的狀況,不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直下承當,該怎麽回應就怎麽回應。

  6. 2015年9月1日 · 佛說:生命在呼吸之間,我們要認真善用生命的每一刻,找出無法主宰自己生命的原因何在。 首先,我們應加強佛法及修行的正知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眾願所成,因緣和合。

  7. 如何 捐款 雲端祈福 光明燈 大願牆 暫停使用公告 全球事業體 活動查詢 首頁 活動查詢 生命關懷系列課程-《死亡的斷裂與焦慮》—臨終陪伴與大事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