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15日 · 1. 準備一對善於傾聽的耳朵. 受騙後,人容易陷入價格與價值的迷思,以為「價格(錢)被騙,就沒了價值(自責羞愧)」。 展開自我否定的昊文,可能沮喪的氣自己,也可能憤怒失控的氣朋友。

  2. 2020年9月15日 · 能幫助孩子走出網路霸凌. 以往在新聞事件看到的假星探、意圖不軌的攝影師,清一色都是男性,小舒遇到的騙徒很高明,派一個看起來能讓人信任的阿姨,鬆懈小舒的心防。 隨著照片被散播至不肖網站,小舒有長達四年的時間,不停地被陌生男子騷擾;她總是擔心裸照曝光,害怕同學的異樣眼光,讓她對人極度不信任,充滿防衛心、封閉自我。 台北市大直高中輔導主任吳姿瑩表示,從上述例子不難發現,親子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預防機制,孩子的成長過程難免會遇到不好的人或事,如果有相對信任、安全且穩固的家庭關係,並懂得找家人求助處理,就不用一個人默默承受痛苦。 ( 延伸閱讀 : 說沒兩句就吵架? 常見的親子溝通技巧大公開 ) 留心5徵兆. 主動了解孩子狀況.

  3. 2019年10月17日 · 一定要說出口. 曾有位女孩從未向同事提起男友的暴力傾向,一日男友氣呼呼進到打工場所,一陣爭論後,便拿刀刺進女孩的肚子,同事們都嚇傻了。 如果同事知道女孩的狀況、知道她曾受過傷害,就會有警覺心,也許當男子生氣的進入打工場所時,同事就會打電話報警,也許就有機會救這位女孩;因為不知情,沒意識到對方會拿刀,所以事發時每個人都措手不及。 「如果受委屈不說,容易把自己放在一個只有你才知道的危險環境。 」蔡惠子律師強調,也許 不敢告訴家人 ,但應該要告訴信任的同學、同事、朋友,這群友人會提供想法,分享他們所知道的,或是告訴你,這個人就是危險情人。 (延伸閱讀:恐怖情人,從小就有跡象可尋? 面對「極端的恐怖情人」 以保護自己為優先原則.

  4. 2018年5月2日 · 和恐怖情人分手,怎麼避免被糾纏、報復?. 分手暴力事件頻傳,當原本兩情相悅的一方不想再繼續這段關係,能分得乾脆是幸運,藕斷絲連是折磨,而糾纏不休,甚至暴力威脅、報復洩憤,則成為雙方歹戲拖棚的惡夢。. 假如遇到一個控制欲強、脾氣 ...

  5. 2017年8月1日 · 「三個小學生為什麼要蒐證? 因為覺得父母不會相信他們。 」 (延伸閱讀: 留心5徵兆,避免兒少被誘騙而外流私密照 ) 怕黑、作惡夢、情緒化. 都是孩子受創傷的警訊. 若孩子遭受性騷擾或性侵害,行為會有何變化?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表示, 有些孩子會怕黑、睡眠不佳、容易作惡夢、洗澡洗很久、說一些與性器官相關的不得體話(如親親我的雞雞等) 。 此外,張萍補充,被性侵者常被恐嚇不能告訴別人,在感覺痛苦卻又無法訴說下,常有 發脾氣 的情緒化表現。 廖清碧說,當孩子出現以上「不一樣」的言語或行為,不代表他遭遇性騷擾或性侵,但都值得家長留意。 若父母親發現孩子行為有很大的轉變,可在聊天時對他或她說:「 有什麼事一定要跟爸媽講,我們會站在你這邊,你不用單獨面對 。 」增加孩子的信心,讓他卸下心防。

  6. 2018年6月1日 · 遇到恐怖情人 千萬別為對方找藉口 有時女生的傷不是在臉上或四肢看得到的地方,可能打斷骨頭或傷及內臟,輔導老師在會談時也會暗中注意女生有沒有故意穿長袖長褲遮掩。

  7. 2017年10月26日 · 先從身邊友人下手. 台大潑酸慘案發生後沒幾天,衛福部就公開表示,已在九月中時收到謝生打至家暴防治中心的求助電話。 原來之前張嫌就曾因不滿謝生提分手,而出手勒住對方脖子,家暴中心接獲通報後,評估情況危險,將其列為高危險個案,並請警方介入,找來雙方家長到場排解。 台北市家暴防治中心強調,當時警方有提醒張嫌,暴力行為將觸法,約制他不要再聯絡謝生,張嫌也願意被輔導、解決情緒問題。 同時,社工也有為謝生做安全計畫,詢問是否要聲請保護令,但謝生向社工表示,既然事情已平和落幕,就不再申請保護令刺激張生,以免張生認為他「說一套做一套」。 照理說,謝生是心理系出身,在這方面的認知應該比一般民眾高出許多,也知道被親密伴侶施暴後,該播打家暴防治專線,為何還是阻止不了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