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6月26日 · 以下將介紹五個在遇到性騷擾時能使用的 APP。 北市警政:台灣版「Digi Police」,並提供多種守護安全功能 北市警政參考 Digi Police 做法,並提供附近安心據點列表。

    • 關於性騷擾、性侵害的迷思與事實
    • 第1步:坦承地講述在妳身上所發生的事情
    • 第2步:應對內疚和羞愧感
    • 第3步:為惡夢和不好的回憶做好準備
    • 第4步:重新連結妳的身體和感受
    • 第5步:保持和朋友、家人的聯繫
    • 第6步:好好照顧自己

    迷思:人們可以從外表辨認一個人是不是有性侵犯取向 事實:沒有任何可靠的方法可以辨別性侵犯,許多人看起來完全正常、友好、迷人而且沒有威脅 迷思:如果我有反抗,事情可能不會那麼糟糕 事實:在被性侵、性騷的當下,僵直或呆掉的狀況是非常常見的,妳的大腦和身體在驚嚇中停止運轉,難以行動、說話和思考,這是很正常的 迷思:被侵犯的人往往是因為衣著和行為所導致 事實:強姦就是一種犯罪,有研究表明,強姦犯選擇受害者的依據,是心裡的脆弱,而非外表的性感或裸露 迷思:約會強姦是一種誤解 事實:這種透過約會來強姦的慣犯,經常用酒後斷片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護,研究證實,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慣犯,以弱勢的對象為目標,藉由酒精來行犯罪之實。

    珍妮西格爾說,承認自己被強姦或性侵、被騷擾,有時候可能會非常困難,這還會讓自己有點害怕他人的反應,擔心別人會怎麼批判妳、對妳污名化,但其實,如果妳保持沈默,就等於是拒絕了所有對自己的幫助。 聯繫任何妳可以信任的朋友、家人,因為當妳真的逃避真相時,妳就愈無法從傷痛中走出,儘管敞開心扉很可怕,但這會讓妳自由。最重要的是,選擇值得信任、支持妳的人訴說,如果真的沒人可以幫忙,也可以尋求社福單位求助。 創傷可能讓人無力和脆弱,但最重要的是提醒自己,妳擁有能走過難關的優勢和應對技巧,重拾自信是很重要的關鍵之一。

    即便妳在理智上,明白自己不應該為強姦、性侵等行為負起責任,妳仍然有可能會因為內疚和羞愧而感到困擾,這些感覺可能會在被侵犯後立即湧現,也可能在幾年後才出現,但事實上是,妳沒有任何好羞愧的。 珍妮西格爾強調,這些內疚和羞愧,經常會演變成責怪自己,像是怪自己當時沒有拒絕、沒有大聲喝斥,或怪自己信任了一個不應該信任的人、讓自己不小心喝醉,卻沒有更加謹慎等⋯⋯無論情況如何,唯一錯的那個人,只有那個加害者。 「在遭到認識的人侵犯後,最難處理的就是對人性的信任,甚至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太過忽視過去生活上的警告信號,但妳要知道的是,應該感到內疚和羞愧的人,永遠是加害者,而不是妳。」

    珍妮西格爾分享,當妳在經歷壓力過大的事情時,妳的身體會進入「戰鬥或逃跑」的模式,當威脅過去後,身體會平靜下來,但諸如強姦、性侵這樣的創傷,會使神經系統陷入高度的戒備狀態,對任何最小的刺激都非常敏感。 像是閃回、惡夢和侵入性的記憶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事件發生後的前面幾個月,若神經系統長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很可能會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在這樣的狀況下,妳可以避免一些能觸景傷情的因素,像是與加害者有關的地方、場所、聲音和氣味等,並注意身體的危險信號,覺得自己感到壓力不安時,就相信自己的直覺。 面對這種焦慮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放慢呼吸,這能平息焦慮和恐慌,讓妳更冷靜的去應對,這種狀況也能有效地在後續於法庭、調解委員會上陳述一些犯罪事實時,重新有著更堅定的勇氣。

    珍妮西格爾說,由於妳的神經系統,在遭受強姦、性侵後會處於高度敏感狀態,妳可能會開始嘗試麻痺自己,避免和任何創傷有所關聯,但可能也因此麻痺了自己的情感、關閉了自我意識和快樂的能力,最終在感情和身體上都脫節,而且沒有生活感。 這樣的狀況,有點像是感覺身體被關閉、不會像從前那樣感受到身體的感覺,或覺得身體與周圍環境分離、難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強迫使用藥物和酒精才能夠入睡。 她強調,在許多面向上,被侵犯後的自己,都讓精神上視自己的身體為敵人,覺得那是被污染的東西、妳想要逃避或忽視,或是在接觸身體時,恐懼襲來的強烈感受也非常可怕,「可是實際上,對於妳身心健康的真正威脅,來自於妳逃避身體。」 試著透過運動、冥想、瑜伽等方式,找回自己的身體感覺和情緒,經由這樣的專注,可以幫助妳漸漸走出傷痛。

    在很多的狀況下,被害者感到孤立無援,或和他人脫節的狀況是非常常見的,妳可能會想要離開公司、退出生活圈、遠離各種社交活動和妳所愛的人,但最重要的,是要與關心妳的人保持聯繫,他人的支持,對於妳能否走出傷痛是很直接的。 可以試著參加社交活動,和其他人一起做與性創傷無關的事情,也可以和久違的老朋友聯繫、結交新的朋友;一個廣泛的互動能幫助自己迎向「正常」的生活,一起玩樂、一起大笑,同樣有治癒的力量。

    要從性創傷中治癒,是個漸進、持續的過程,它不會在一瞬間就完成,就算恢復後,創傷的記憶也不會完全消失。珍妮西格爾分享,有時候,這可能讓生活看起來非常的艱難,但可以透過許多的應對步驟,來減少這些壓抑妳的焦慮和恐懼。 好比說,花時間休息,並恢復身體的平衡,當妳感覺到身心俱疲時,更要避免讓自己投入可能迷失自我的誘惑中,「最重要的是,妳要避免自己強迫做任何事情,包括工作,如果在放鬆上遇到了困難,冥想和瑜伽是很值得嘗試的事物。」 此外,明智的看待媒體消費事件本身,避免觀看任何可能引發不良記憶的新聞或節目,可以的話,也可以暫時不要使用社交媒體。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正確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非常重要,當妳正在從創傷中康復更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飲酒或消極,酒精也許能短暫逃避一些現實,但它會讓許多創傷...

  3. 2023年7月7日 · 00:0000:00. x1.0. 遭遇職場性騷擾後絕大多數的受害者選擇保持沉默主要原因是舉證困難擔心被吃案。 對照2023年6月起,台灣#Me Too狂潮為何風起雲湧正是因為社群媒體的匿名性為爆料者提供了某種支援系統遠見針對職場性騷擾的一項網路調查中1516份回收問卷中總計有393份填答「 自身曾受到職場性騷擾 」,26%的高比例,凸顯了職場性騷擾頻發,幾乎無所不在。 若再針對這群受害者詢問「遭受職場性騷擾後,是否有通報給公司? 」,結果竟有高達76%的人回答「沒有通報」,揭露了另一個更令人感到不安的現象。

  4. 2023年6月9日 · 我們需要相信它。 這是整個過程的一部分讓我們來談談大家通常如何因應性騷擾以及某些影響這些反應的因素。 反應範圍. 從嚇傻僵住到正式提出申訴有一系列因應性騷擾的措施。 反應與其說是一種單一行為,不如說是一段過程,是一連串的行為。 以下則是多數人典型的反應過程: 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典型的反應過程. 忽略→閃避→自助→告訴家人/朋友→告訴同事→告訴主管→聯繫律師/政府機構. 你到底會在這個過程中從哪裡開始發展,都是你根據騷擾類型、周圍環境及本身自在程度所做出的個人決定。

  5. 2023年6月14日 · 1. 美國. #MeToo運動促使加州紐澤西州和紐約州等多個州規定禁止使用保密協議來掩蓋性騷擾事件也將遵從對原告有利的聯邦法律2022年3月總統拜登簽署聯邦仲裁法》(Federal Arbitration Act修正案禁止性騷擾和性侵害的仲裁協議同年10月更簽署發聲法案》(The Speak Out Act),特別保護在職場上受到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女性

  6. 2023年7月6日 · 00:0000:00. x1.0. 《遠見》「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中赫然發現整體約有1/4民眾表示自身曾經受到性騷擾可見台灣職場性騷擾問題之嚴重。. 當中近九成是女性男性比例約為一成。. 調查啟動後,於3天內就收到1516份問卷,民眾相當踴躍填答 ...

  7. 2023年7月7日 · 根據遠見》「職場性騷擾 #MeToo網路問卷調查曾在職場上遭遇性騷擾的員工其中有超過一半56表示他們的工作表現因為遭受性騷擾而受到負面影響對企業的殺傷力比以往認知的還要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