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FB被盜用如何處理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trendmicro.com

    PC-cillin 2024完整防詐攻略:保護資料/偵測威脅/防範侵入,識破各種詐騙手法,全面防護更安心。 不只防毒,更防詐騙!即時封鎖網路未知威脅,手機/電腦安心網購安心PAY,個資密碼不外洩。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7月9日 · 2020-07-09. 文・我們與駭的距離. 69971. 香港國安法在7月1日正式生效,我陸續收到一些朋友的問題,想了解用什麼通訊軟體比較安全、可降低監控的風險。 於是,我決定來告訴大家如何判斷一個通訊軟體是否安全,並比較了五款台灣最常用的通訊軟體:Facebook Messenger、LINE、WhatsApp、Telegram跟Signal。 怎麼看一個通訊軟體安不安全? 我評估軟體的資訊安全時,會同時考慮資料安全性跟使用者隱私。 我把較常考量的因素分為兩大類:技術層面跟組織政策層面。 技術層面的考量點包含: -是否支持點對點加密? 點對點加密的演算法? -預設是否開啟點對點加密? -程式碼是否開源? -伺服器是否會備份訊息資料? -是否有身份認證的機制?

  3. 2022年7月11日 · 審核員需確認有問題的內容違反哪條規範,臉書的規範從早期的一頁文件不斷擴充,最後變成「社群守則」。 指南的部分內容多次外流,後來臉書乾脆在2018年完整公開。 臉書社群守則證明了這份工作有多困難。 一套原則要適用全球各地,無法顧及文化差異,而且涵蓋臉書所有的應用,包括動態消息、Instagram、個人檔案頁面,以及WhatsApp與Messenger的私人訊息。 這些規定有的直接了當,有的則模稜兩可,讓審核員無所適從。 廣告. 臉書試圖定義相同主題下不同程度的嚴重性,例如某些類型的身體暴露沒關係,其他則需要「插入式警語」,類似電視節目開始前螢幕上會出現的提醒畫面——「以下畫面可能出現臀部」。 血腥畫面不行、大屠殺則需靠主觀判斷才能正確歸類。

  4. 2022年4月11日 · 根據國外相關犯罪評估實際詐騙金額應再乘以六至七倍——換句話說實際詐騙金額恐突破300億元。 防毒軟體公司趨勢科技有一群工程師,親友都有遭詐騙的經驗,他們利用工作之餘開發了LINE機器人「 防詐達人 」。 他們如何看穿網路詐騙手段、揪出網路戀愛騙子? 未來城市邀請趨勢科技全球策略與商務開發協理劉彥伯,帶你拆解網路詐騙套路。 未來城市Podcast EP.23. 未來主持人: 未來城市頻道總監 陳芳毓. 未來大來賓: 趨勢科技全球消費市場開發暨行銷協理 劉彥伯. 訪談精華一次收藏: 劉彥伯提醒,網路感情詐騙融入「PUA」技巧,使用者應提高警覺。 圖片來源:未來城市 設計:李芸. Q:疫情間的詐騙事件越來越多,你觀察近年詐騙方式有哪些改變?

  5. 2021年12月20日 · 首頁. AI科技. 智慧生活. 未來城市Podcast精華. 為何PTT上的假訊息比FB發現? 杜奕瑾分析演算法差異給你看. 2021-12-20. 整理・許鈺屏. 43416. 採訪當日,杜奕瑾剛從歐洲返台、隔離出關——他與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領軍的中東歐經貿考察團參訪斯洛伐克、捷克與立陶宛等國,簽下生醫、半導體等產業合作備忘錄,也分享了台灣的科技防疫。 疫情爆發初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便以AI速讀新冠病毒與基因變異的關係;針對與疫情同樣盤旋不去的社群媒體假訊息——Taiwan AI Labs提出的「葉黃素計劃」做了什麼事? 新APP「迷因Miin」又是什麼? AI進行中的各種專案,讓杜奕瑾解釋給你聽! 未來城市Podcast EP.16|為何PTT上的假訊息比FB發現?

  6. 2020年12月23日 · 2020-12-23. 文・陳愷新(SAS台灣總經理) 27962. 庚子年的歲末疫情再度回溫。 不過,當全球都在關注疫苗問世的此刻,世界也正上演著另一場恐將付出高昂代價的大流行——數位詐欺創新高。 2020年上半年,美國行動銀行業務增長了50%;僅4月份,新註冊用戶數就暴增了200%。 網購和數位支付的蓬勃發展,促使電商銷售創下歷史新紀錄,但隨之而來的是,數位支付在全球也助長了涉及數10億美元的詐欺案件。 其中,「網購」及「到店取貨」行為,成為詐欺犯新興的攻擊目標——手法包含竊用支付憑證及架設錢騾網路等。 隨著數位支付蓬勃發展,「網購」已成為詐欺犯的新攻擊目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乍看無辜的你我,也默默淪為這場另類大流行的受害者,甚至是加害者。

  7. 2021年1月18日 · 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的支持者闖入國會、引發衝突,Twitter、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Youtube等社群平台,紛以煽動暴力與傳播仇恨言論為由,宣布封鎖、甚至永久禁用川普帳號——社群媒體已成為重要溝通媒介,禁用帳號幾乎等同被迫喪失話語權。 追根究柢,是什麼原因讓科技巨頭不停擴張、近乎壟斷,得以輕易控制真實世界的情勢版圖? 似乎所有訊息都顯示,網路空間中不可能存在長期壟斷。 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 AOL)曾是產業龍頭,沒多久就失敗、成為商管書嘲笑的對象。 而網景(Netscape)的崛起與隕落,就像一枚未能進入軌道的火箭(儘管這跟微軟有關係)。 社交媒體先驅MySpace也曾無所不在,又消失無蹤。

  8. 2020年3月26日 · 第一年,防詐達人專注做網址檢舉。 後來發現,為躲避檢舉,詐騙網站每四小時換一次IP,LINE帳號背後也是機器人,完全自動化。 「他們很強! 」KL笑說,這反而激起團隊鬥志,跨入語意分析做純文字檢舉—用戶只要輸入帳號,就能比對並檢舉詐騙帳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