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0年8月24日 · 最近報系員工盛傳:「報系又將展開新的一波優退優離方案。. 」由於去年此時端出的優惠離職、優惠退休大餐,條件頗為豐富,就連在資訊中心任職的一位員工,申請優退核准,領了近一千萬元退休金,被認為「連本帶利領回」,而讓不少元老級的 ...

  2. 2001年9月20日 · 彈性管理網路小子. 去年秋天,劉永平坐上 udn.com 營運長的位子。 時值全球網路業已風聲鶴唳,udn.com 卻逆勢操作,不斷有新網站誕生,今年以來,還有聯合知識庫udndata.com 與聯合理財網 udnemoney.com 問世。 外界好奇,「聯合家族」如何能出奇制勝,為報帶來加分效應,而非成為負債品? 劉永平只四兩撥千斤地說,「我們不會亂花錢」,至於財務狀況,他說,唯一可以透露的是,「今年的營收目標是一億元,預計後年可以損益兩平。 由於八個網站都還未滿周歲,在劉永平眼中,「沒有一個不及格的,現正處凝聚人氣的階段」,因此,許多實驗性的專案,例如:和旅行社合作的 e-coupon 電子折價券將陸續推出,好和網友的實際生活更貼近。

  3. 2001年9月20日 · 聯合報營收每月短少一億元. 這六層樓中已有第三大樓第一樓出租給星巴克咖啡負責大樓裝修計畫的王安嘉透露,「還有兩層樓正在接洽中。 」原來裝修計畫就是以提升利潤為導向不像一些同仁所說:「有錢修門面沒錢請吃粽子聯合報今年首度停發端午節一萬元獎金)。 儘管有了以上種種方案,面對風雨飄搖的報業環境,聯合報還是難以「力挽狂瀾」,王必成在今年八月二十日報系主管會報中,便明白指出:「國際紙價和匯率的變化,每年讓我們至少增加八億元的成本,且廣告市場大幅萎縮,光聯合報營收,每月至少比過去同期少一億元。 站在這個時局點來看,聯合報系營收「趨勢向下」,已是不爭的事實。 倒是王必成和王安嘉皆異口同聲強調:「至今,聯合報仍是零負債的公司。

  4. 2000年3月30日 · 三月二十七日聯合報系的大喜日子專業人力資源網 www.udnjob.com 即將閣與世人見面為近來籠罩在低氣壓的聯合報系帶來新氣象聯合報系開春後瀰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氛先是因明日報東森多媒體的相繼成立以高薪配股挖角讓聯合報系失血不少使得聯合報系留不住人的說法甚囂塵上。 近來,又有新條款強制規定內勤人員的上、下班時間,明文指出:「上班遲到十五分鐘,為遲到;遲到半小時,為曠職。 」且三月二十一日起,實施「定期抽檢」,只要事前未向上級長官報備,離開座位十五分鐘者,即算曠職。 有人認為此條款乃針對明日報、東森多媒體的挖角事件而來,似有「監視」員工之意。 對此,聯合報系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文杉表示,對員工出缺勤的管理條款早行之有年,現在不過是執行得更嚴格些。

  5. 2001年9月20日 · 長久以來聯合報系只有兩種收入一種是報費一種是廣告費報費不能天天調而近來廣告又大幅萎縮報業環境之惡劣可以想見聯合報至今不裁員不減薪就是因為我們堅守水庫理論」。在這個水庫中我們永遠有現金可以支撐報系

  6. 2011年8月18日 · 聯合報是王文杉的祖父王惕吾在一九五一年創辦全盛時期集團擁有海內外八份中文報紙員工六千多人是全球最大的華文報業集團聯合報在民國七 年代衝破百萬份之後便開始從高峰走下坡這十多年來因網路興起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大環境劇變等因素聯合報系經營出現困境旗下的民生報 六年停刊, 七年集團大動作優退一千四百名員工,如今《聯合報》閱讀率也大幅滑落,昔日榮景不再。 財務開源節流人力精實止血 重建精華地段. 今年四十一歲的王文杉,是王家第三代唯一男丁。 一九九六年王惕吾去世,指定他「隔代接班」,開始在老臣輔佐下擔任總經理,參與報社重要經營決策與方向擬定。

  7. 2007年4月26日 · 中國時報系與聯合報系近年來營運江河日下,《中國時報》、《聯合報兩報的總合發行量竟不敵一家自由時報》,而這些變化不過在十年之間現在中時聯合兩集團又不約而同思考如何活化土地資產以解決財務窘境熙來攘往的台北捷運板南線市府站在一號出口的上方大大地寫著聯合報三個字但未來兩年這個出口可能會換上不同的名牌。 過去國內兩大媒體事業集團聯合報系與中國時報系,在近年來的虧損下,兩大家族都有處分土地資產來改善財務的計畫。 中時、中視都有嚴重虧損. 中時集團董事長余建新近年來陸續購併中天電視與中國電視,但只有中天電視去年賺了一億多元,包括余家事業本體的中國時報系與剛購併的中視,去年都是虧損累累。 身兼中視董事長的余建新,因此準備將中視南港第一大樓拆掉,找建商合作改建為濱河的觀景豪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