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7日 · 手術選擇太多,排列組合還是跟醫師討論最清楚. 而手術除了看腫瘤的侵犯範圍之外,徐國峯說,手術的預後、恢復還要看進行的手術種類,比如創手術大概一星期就能復原,但傳統手術要一個月,但選擇創或是傳統手術,不是病人可以自己決定的,還是 ...

  2. 2024年3月21日 · 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吳博貴指出,切除腫瘤後,可使用冷凍自體骨生物性重建技術,保留病人的骨骼結構,並以骨骼本身蛋白質功能的保存與周邊幹細胞的生長,達到骨骼的活化,進行重建後的功能與外觀。

  3. 2019年3月26日 ·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鑑於癌症的發生是體內環境的「失衡」,想要治療好癌症,就需要激發出自己內生的排斥力量,找回平衡。 這種力量70%靠醫療,30%靠自己,「所有的治療,中心思想就是如何讓病患的免疫力提升,包括手術、放療,甚至化療或免疫治療皆一樣。 腫瘤會讓環境惡化. 要理解為什麼自癒力是可以被激發,必須先了解腫瘤環境是什麼。 正常組織的環境是分工共生、沒什麼發炎現象的好環境。 「但是,腫瘤細胞所在之處,必有一些免疫細胞、血管細胞、間質纖維細胞、發炎物質等等為其幫凶,」季匡華表示。 腫瘤細胞代謝的特色,使得他們得以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腫瘤細胞先透過酸化、缺氧、自由基增加、限制營養資源等等方式,把腫瘤附近的環境搞壞,再進一步控制周圍的細胞,協助腫瘤細胞的壯大。

  4. 2018年10月5日 · 長庚團隊發現它存活的秘密!. 日期:2018 年 10 月 5 日 作者: 林以璿. 長庚大學躍上國際舞台,白麗美教授研究團隊發現了癌細胞適應逆境秘密,原來胺基酸正是讓癌細胞進入「省電模式」,進而得以存活的關鍵。. 這項研究登上了近期的《Cell Reports ...

  5. 2019年3月17日 · 日期:2019 年 3 月 17 日 作者: 盧映慈. 陣發性心室上心搏過速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沒發作的時候,去照心電圖可能不會發現異常,因為它並不像其他的心律不整會有一定的規律性。 所以發作的時候,可以藉由一些迷走神經的刺激來幫助心跳恢復,同時爭取打電話求救的時間。 心律不整的現象. 有些人可能會在緊張、興奮的時候,有一種心跳漏了一拍的感覺,這種心律不整不會危及到生命、也不會對身體產生危險,所以屬於良性的,只需要注意日常作息的狀況,讓心情保持平穩就好;如果發作的頻率開始增加,或是發作時很不舒服才需要就醫檢查。

  6. 2018年10月13日 · 研究團隊先利用創手術去除水晶體混濁的部分,並讓水晶體囊袋(lens capsule)保持完整。 因為水晶體囊袋有上皮 幹細胞 ,水晶體會自行再生,一個月後嬰幼兒的創切口癒合,健康的新水晶體如預期重新長出,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且與其他治療法相較 ...

  7. 2019年8月14日 · 腦瘤治療急先鋒 台大首創技術「拆彈」定位只要30秒. Posted on 2019 年 8 月 14 日 by 林以璿. 腦是人類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腦幹、大腦以及小腦分別掌管著生命、意識以及平衡等關鍵要素。. 然而,腦部卻是許多癌症轉移的位置,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可能因為壓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