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7日 · 今年《財政預算案》中,財政司長陳茂波宣布將設立「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讓失業人士申請上限8元的特惠貸款。 金管局今宣布,計劃將於明

  2. 2022年5月1日 · 工業傷亡權益會指根據現行法例,僱主沒有為員工購買勞保,最高刑罰為罰款10萬元及監禁2年,但現實上僱主只輕判罰款數萬元了事,「冇咗一條人命只值幾萬蚊」,促請政府勿報喜不報憂,只着眼於五一慶節活動,忽視勞工身故背後揭示的職業安全缺失。

  3. 2024年2月20日 · 小巴業界指近日有銀行針對結欠400至500元車小巴車主「收回貸款」(即「call loan」),不少斷供小巴被拖走。 有小巴商會向《香港01》透露,有車主10架車只剩兩架,甚至有車主旗下10多部車全數交予銀行,指小巴業、尤其紅Van經營困難,因夜晚無生意、紅隧加價、人手不足等夾擊,生意跌四成,三四成路線停運,無奈之下只能「棄車」斷供。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指有車主因未能供款被拖車,但強調只要準時供會,車輛不會被拖走,商會向銀行了解後,沒有所謂call loan情況。 小巴牌價15年間由750跌至70. 小巴牌價在2011年曾攀至高峰750元,但之後一直回落,疫情過後更跌至低位。

  4. 2021年2月24日 · 貸款上限為申請人失業前平均月薪的6倍,上限8萬元,年息1厘,申請人首12個月可「還息不還本」,本金連利息最長可攤分5年償還。 若貸款人能在5年內如期還款,政府亦會退回利息,變相免息貸款。

    • 後」人均負債12.7萬
    • 消費文化變遷是主因?
    • 後「P2p」時代的網貸困境
    • 網貸門檻低 極盡誘惑「入坑」
    • 監管與觀念導正須「兩手抓」

    中國年輕人的債務問題有多嚴重?根據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2019年發布的最新《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信貸產品在年輕人群中的總體滲透率已達86.6%,扣除作為支付工具的部分後,實質負債人群約佔整體年輕人的44.5%。另據滙豐銀行公布的數據,內地「90後」人均負債為12.7萬元(人民幣.下同),需要18個月不吃不喝方能還清,負債額在亞洲同齡人中排名第一。 「負債者聯盟」小組成員們的債務狀況就更為嚴峻。根據網民對2020年11月小組所有帖文進行的統計,涉及到負債金額的共有588個帳號,總負債金額為1億7724萬元,人均負債金額達到30萬元,「月薪4000負債30萬」、「25歲負債40萬」、「網購負債70萬」的成員比比皆是。 這些年輕人的「債主」並非親朋好友,而是近年來興起的各類互聯網借貸平台。...

    年輕人的債務危機,與當今社會上「超前消費」、「犒勞自己」等理念的盛行不無關係。全民購物節、直播帶貨,時時刻刻刺激著年輕人們的購物慾。有網民表示,在「雙11」等購物節,各種優惠機制眼花繚亂,如果跟不上「好像損失了1個億」;直播帶貨網紅李佳琦的一句「OMG!買它買它買它!」,也令深夜手機屏幕前的「90後」們腎上腺素激增。 有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就不諱言,受消費主義的影響,以及社交媒體上許多人炫耀自己的財富,人們會產生「別人輕易擁有的,我也想擁有」的想法,「看了看花唄和信用卡額度,發現自己可以承擔得起,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京東大數據研究院2020年9月發布的《90後人群消費白皮書》就將年輕人的消費觀總結為:「超前消費,整體不夠花,局部不差錢」。不同於老一輩喜歡存款和精打細算地過日子,成長於消費主義...

    年輕人自制力差固然有錯,但如果不是借錢容易,他們又哪裏有這麼多錢可欠?尤其是各種低門檻網貸服務的宣傳策略,也誘惑著年輕人不斷試探著債務的底線。近年來,P2P網貸平台(以服務營運商作為中間人,經網上平台或流動應用程式,配對借貸雙方)和各種金融詐騙湧現,許多涉世未深的年輕族群深受其害。 當局也加大力度整治P2P網貸亂象。2020年11月27日,國家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全國實際還在營運的P2P網貸機構到當月中旬已經完全歸零。至此,P2P網貸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然而,助長盲目消費的借貸產品並沒有隨著P2P網貸一起消失。也就在P2P網貸的消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京東金融也因為一則廣告招致廣泛批評,內容是一位農民工打扮人士因為母親暈機要求換座,空姐向其推薦升艙服務。後排的男士隨即替農...

    其實,這種誘導超前消費的營銷方式,早已是網貸平台的慣用手法。例如,京東白條、「花唄」等信貸產品將「早買早享受,虧甚麼都不能虧待自己」、「趁年輕,想花就花,大不了分期還嘛」等廣告詞大書特書,將盲目超前消費「正當化」;支付寶還會不斷提醒用戶將「花唄」作為首選的支付方式。 「輸入手機號碼就可以借錢,提供信用分就可立即到帳」等借貸服務也是極為普遍。而這種沒有任何擔保措施下的金融產品,對於投資人的年化收益率則可以達到15%以上,較銀行貸款昂貴得多,無疑是P2P的二次演變,各種金融服務平台卻依舊充當着P2P的角色。 在這樣的消費觀念籠罩下,沒有自制力的人很快就會被物慾吞噬。於是,一些初入職場的白領,吃着5元的早餐、搭著人滿為患的地鐵,但也要買下一個過萬元的名牌手袋,吃上一頓好幾百元的火鍋,漸漸跌進了債務...

    面對年輕人的信貸危機,解鈴還需繫鈴人。一方面,政府和金融企業要向大眾普及正確的消費觀念,叫醒那些迷失在物慾叢林的年輕人。早在信用卡時代,已經有學生因為無力償還消費貸款,通過賣血、賣腎還債,未來互聯網金融更加開放,這類事件也不會是過去式,而極有可能是未來必會發生的事情,因此,社會消費觀念的導正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也要對借貸環境進行治理、規範。科技發展迅速,創新固然重要,但也要為民眾提供最基礎的金融安全保障。尤其是在年輕人的消費觀一時無法轉變時,對網貸平台的合理改善就顯得更加迫切。 當局近來針對「螞蟻金服」加強監管,也透露了整治信貸亂象的意味。有內地傳媒就直指,現時內地的借貸平台普遍都有「爆雷」(平台經營不善停業、清盤,而未能支付貸方本金和利息)的情況出現,而令人稍微放心的「花唄」及「借唄」,...

  5. 2017年8月20日 · 記者翻查統計處、勞工處及香港青年協會資料,嘗試梳理官方對自由工作者的歸類,發現自僱人士、彈性就業者、短期/短工時僱員等定義均可涵蓋以自由工作者實際的工作狀態。 青協去年12月發表的「新生化彈性就業模式」研究更提到自由職業者。 政府及相關機構對不同的就業模式定義含混,令普羅大眾未必能理解自己的就業狀況,使其難以判斷應如何在勞資間自保及追討應得的報酬,更需承擔跌入假自僱的陷阱。 Freelance成潮 美首立法. 現時的自由工作者,一般都因自由工作的對工作方式及時間控制自主權較大,而選擇自僱,受訪的幕前及幕後工作者、兼專欄作家Janice便是一例;其他的原因還可能是基於行業慣例而實際上無從選擇,例如是次受訪的配音員者家希。

  6. 2022年6月29日 · 事實上,整個安老政策和退休保障都存在制度性缺陷。《香港2020年貧窮報告》顯示,政府政策介入前,65歲或以上長者的貧窮人口為58.4人,政策介入後減至18.8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