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了預防、遏制和懲治 電信網絡詐騙 活動的專門法律。 該法於2021年開始起草並審議,2022年9月2日在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立法背景 [ 編輯]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 電信 網絡詐騙 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對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造成一定損害。 過去,關於電信網絡詐騙的立法規定較為分散,存在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精準打擊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不能僅立足於事後打擊懲治,更應重視源頭預防,實現標本兼治的效果。 在這一情形下,急需有一部專門立法滿足實踐需要 [1] [2] 。

  3. 行騙者首先使用一個虛假的、臨時的電子郵箱帳號或社交網站帳號與眾多的收件人取得聯繫,聲稱有一筆資金或者項目,可以給受害者提供巨額的回報 [3] [4] 。 細節各不相同,但通常,行騙者冒充一名 政府 或 銀行 官員,聲稱他得知有一筆無人領取的巨款,並且因為行騙者的所謂官員身份,無法直接領取這份財產,所以需要受害者的幫助。 [2] [5] 絕大部分的收件人都不會回復這類詐騙消息,儘管如此,因為行騙者通常批量發送大量的消息,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受害者聽信行騙者的故事,導致這類詐騙仍然有較高的行騙者的利潤。 行騙者偽裝的人各不相同,有真實存在的但被冒充的人,也有行騙者扮演的虛構角色,包括但不限於: 政府官員(例如 美國總統 、 第一夫人 、 聯合國秘書長 等具有影響力的人士)

    • 詐騙與惡作劇的區別
    • 法令和其他手段
    • 詐騙手法
    • 以詐騙為主題的作品

    詐騙與惡作劇都涉及蓄意的欺騙行為,但惡作劇(hoax)是一個與詐騙不同的概念;惡作劇涉及蓄意欺騙,但不包含獲利、造成實質損害或剝奪他人權益等意圖;然而即使不包含獲利、造成實質損害或剝奪他人權益等意圖,惡作劇有時也會達到欺凌或犯罪的程度,而從事惡作劇的人可能會面臨始料未及的嚴重後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

    按1997年10月1日起所施行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015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反資訊詐騙中心在瀋陽市公安局成立。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又發佈名為國家反詐中心的手機應用程式。

    中華民國

    1. 刑法,詐欺罪(第339條、第341條) 2. 破產法,詐欺破產罪(第154條) 3. 民法相關條文(第92條、第93條、第105條、第997條、第1145條) 4. 刑事訴訟法(第376條),詐欺罪經第2審判決者,不得上訴於第3審法院。 5. 曾經被詐欺罪判行確定者,部份行業經法律條文明定限制其就業,或是明定限制有期徒刑執行期滿後幾年內不得任職(公司法第30條、保全業法第10-1條、遊說法第11條、就業服務法第40條、……等)。 6. 詐欺罪之構成要件 6.1. 客觀構成要件:一切犯罪行為的客觀條件(人事時地物),且互為因果關係。 6.2. 主觀構成要件:詐欺行為之故意、謀取行為人或第3人不法利益之特定意圖。

    德國

    根據德國刑法,詐欺是一種犯罪行為。 這是財產犯罪之一,受德國《刑法》第263條的管制。該規範之目的是保護財產。 在德國,詐欺可處以最高五年的監禁或罰款。多年來,德國境內獲報的相關案件數一直處於六位數以上的範圍內。2017年,德國境內獲報約910,352起詐欺行為,使詐欺成為盜竊之後最常被檢舉的犯罪行為。 詐欺以及侵吞罪在白領犯罪中尤為常見。

    詐騙範例列表(英語:List of confidence tricks)
    邱耀樂 -桃色交易詐騙、與網友約好服務六次 54,000,結果只服務了一次就消失。目前尚未做出任何反駁的回應。
    白吃、白喝、白住
    街頭騙案
    人蛇集團
    投資詐騙
  4. 中國政府官方宣傳稱,這款APP不僅能舉報目前發生的電信詐騙,還能檢測可能將要發生的電信詐騙(如詐騙電話等) [2],並在各地向市民大力宣傳安裝APP,截至2021年9月,總下載量已超過兩億 [3]。

  5. 外匯詐騙,泛指以任何形式游說交易者透過外匯市場交易可獲得豐厚回報,向交易者作出的詐騙行為。 外匯市場本身就是一個 零和博弈 ,意即有交易者贏錢必定有其他交易者輸錢,若把經紀佣金及 交易成本 計算在內,外匯市場便會變成一個負和博弈。

  6. 國家反詐中心的安卓端應用程式需要申請29項權限,包括在不告知用戶的情況下讀取和刪除收到的訊息以及編輯系統設置。. 用戶在註冊時還必須輸入他們的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 [6] 該應用程式的註冊還需要包含人臉資訊,此外也會掃描手機中已安裝的 ...

  7. 濫用退服務是一種「友誼欺騙」,在其中買方購買他們不打算留著繼續用的商品;[1] 而退貨詐欺最廣為人知的手法,或許包括了「試用詐欺」(wardrobing)或所謂的「免費租用」,在其中敲詐者購買產品、使用產品,然後將之退還給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