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2日 · 抽菸已知是許多癌症、心血管疾病的誘發因子之一,根據國健署統計成人及大專生成人紙菸吸菸率比起 107 年略為上升,但最令人擔心是電子煙使用率也大幅上升。 而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修正,今起日正式上路,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新類型菸品不論是實體、網路販售都會進行強烈取締,全面禁止電子煙,包括使用者也會受罰,且吸菸年齡提高至 20 歲。 紙菸的吸菸率雖然趨於穩定,但監測調查下發現電子煙使用率持續升高,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組劉家秀簡任技正指出:「特別是高中職電子煙使用率從 2% 上升至 8% ,大專生也有 5.4 %,是明顯大幅上升。 劉家秀說:「社會各界也很關心電子菸氾濫的問題,需要管制,因為新菸品沒有管制的法源難以取締,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下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主要修正有七大重點。

  2. 2023年8月31日 · 日期:2023 年 8 月 31 日 作者: 林 志怡. 《菸害防制法》於今年3月完成修法,並確定「一開(加熱菸)一禁(電子煙)」的規則,並提出針對「指定菸品」的健康風險評估相關規範,據國健署公開資訊,目前已有 8 間業者提出相關申請,但電子煙、加熱菸怎麼分,「指定菸品」又有哪些其他種類,《Heho》全面整理辨別資訊,協助讀者分辨哪些是「違法菸品」。 「一開一禁」是什麼? 此次菸害防制法的核心理念「一開一禁」代表的是「開放但嚴管加熱菸」與「全面禁止電子煙」使用,兩者均為修法前變得相當普遍的新興菸品,且菸商常號稱使用此類菸品有助於戒菸、或稱其不具成癮性,實則不然,且國外已有電子煙有摻和大麻、安非他命等毒品的情況,因此在此次修法中遭到全面禁止。

    • 菸害防制新法規範了什麼?
    • 電子菸、加熱菸依然具有成癮性
    • 新興菸品無法減害,卻帶來更多傷害
    • 眾多研究證實,新興菸品對健康的危害
    • 快戒菸!使用菸品恐讓你成為新冠重症候選人
    • 關於電子菸、加熱菸的常見問題
    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不得使用電子煙,違者可處 2 千〜1 萬元。
    不可在網路購物平台或臉書或 IG 上刊載販賣「電子煙及其組合元件」或是「加熱菸及其必要組合元件」的訊息,違反者嚴重可處新台幣 20 萬〜100 萬。
    電子產品維修店的招牌不可以刊載加熱菸器的品牌名稱「IQ*S」,店家違反者可處新臺幣 10 萬〜50 萬。
    接受刊載販賣電子煙、加熱菸訊息的網路平台也要被罰,處新臺幣 20 萬〜100 萬。

    電子菸、加熱菸等所以快速取代紙菸,是許多人誤以為使用新興菸品能幫助戒菸,且更為安全、健康。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強調,吸食電子菸、加熱菸等一樣會上癮,不但無法幫助戒菸,還會延後戒菸的時機。 因為電子菸、加熱菸如同紙菸一樣,主要都是以菸草製成,仍然含有令人上癮的尼古丁,及對健康有害的甲醛、乙醛、丙二醇、丁二酮、多氯聯苯醚、重金屬或其他藥物、香料等有害物質。蘇一峰強調,使用加熱菸就是吸菸,依然可能增加成癮性和二手菸、三手菸的問題,建議不要輕易接觸。

    新興菸品之所以快速席捲癮君子圈,就是因為電子菸、加熱菸、加味菸號稱可以減少傳統紙菸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但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使用加熱菸不會降低健康風險,因為加熱菸中含有某些毒素是傳統紙菸所沒有的,含量甚至高於紙菸。 林清麗表示,所謂「新興菸品減害」這件事並不存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分處 2020 年發表「電子尼古丁及非尼古丁傳輸系統 2020 年簡要報告」指出,使用新興菸品的使用者,依然暴露在使用傳統紙菸相同的毒性物質中,所以仍存在致癌風險。

    體內尼古丁、有毒物質濃度上升

    美國喬治亞大學環境衛生科學系發表研究結果顯示,若人體暴露於電子煙的二手菸環境中,4 小時之後的尿液尼古丁代謝物濃度最高,最高甚至可達 13 倍,同時,電子煙的毒性物質丙烯醛代謝物亦顯著上升。

    暴露在懸浮微粒、致癌物的環境中

    此外,還有一項針對 7 款不同大小的房車,進行電子煙車內二手菸暴露量的研究,結果顯示電子煙在車內產生的 PM2.5 可達 75〜490 微克 / 立方公尺,而加熱菸還會產生 PM0.3(300 奈米),是比 PM2.5 更微小的懸浮微粒。 2020 年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發表於「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用雷射光照射室內加熱菸霧,發現懸浮微粒數值均大幅增加,其中 1 款美國加熱菸的 PM1 平均值從 9.1 微克 / 立方米,增加至 1511.3 微克 / 立方米,增加 166 倍。

    二手菸、三手菸的危害緊跟在側

    《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BMJ) 的研究更進一步發現,電子煙也有三手菸殘留危害。電子煙專賣店隔壁的商店,放置紙巾、毛巾及空氣濾淨器,僅 1 天的時間,便可測得尼古丁及致癌物亞硝胺,放置時間越長濃度越高。 林清麗進一步指出,電子煙含高量尼古丁鹽,因此作用快、成癮度高,美國研究指出,電子煙所含的尼古丁會傷害青少年大腦發育,導致反應遲鈍,更可能造成坐立不安、焦慮、憂鬱等風險。 而加熱菸沒有傳統紙菸的菸臭味,也沒有電子煙的煙霧感,更容易讓人放鬆戒心。蘇一峰提醒,加熱菸的煙霧肉眼難見,仍有二手菸及三手菸危害問題,一旦深入人體,即可能對呼吸與血液系統造成傷害,長期甚至導致癌症或死亡。

    電子菸、加熱菸對健康的損害已經過眾多研究證實,在新冠疫情仍未歇的時刻,戒菸更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根據國際多項醫學研究證實,使用紙菸、電子煙、加熱菸等任何菸品,都是導致新冠肺炎的高危險群。 臺北榮總家醫部主治醫師賴志冠指出,以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義大利為例,依據英國牛津大學統計報告,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為 12.8%,但吸菸者的死亡率更高達 24%。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 Michael Matthay 提醒,使用任何菸草產品或電子煙,不但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且患者治療效果欠佳、不易康復,持續惡化比率與死亡率皆顯著高於非吸菸者。 台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郭斐然說,因吸菸會傷害肺部組織,而新冠肺炎病毒主要就是攻擊肺臟及下呼吸道,也讓吸菸者更易加重病情,據統計,吸菸者感染新冠肺炎引發重症風...

    Q:加熱菸和電子煙有什麼不同?

    A:加熱菸和電子煙的主要不同在於,加熱菸是將菸草棒加熱而不燃燒,而電子煙是以霧化器加熱煙油或煙液而產生煙霧;加熱菸仍含有菸草,而電子煙則不含。

    Q:加熱菸和電子煙真的比傳統菸健康嗎?

    A:NO!加熱菸和電子煙仍含有尼古丁、焦油、甲醛、乙醛、致癌物等,對健康有害。而兩者雖無明顯菸味,但仍有二手菸和三手菸存在,會對周圍的人造成健康危害。而新興菸品因為更為酷炫,更容易吸引青少年成為癮君子。

    Q:加熱菸和電子煙可以幫助戒菸嗎?

    A:不能!WHO 提出警告:「目前沒有證據證明電子煙是安全且可以幫助戒菸」。加熱菸和電子煙仍含有尼古丁,會造成身體的依賴性,曾經使用電子煙幫助戒菸的人,80% 會持續使用電子煙,只是延長菸癮,並非戒斷菸癮。有些人可能會使用加熱菸、電子煙來減少或取代紙菸的使用,但也有人可能會因此同時使用多種菸品,反而增加尼古丁攝取量。

  3. 2018年10月22日 · 吳憲林表示, 電子煙引起的呼吸道發炎是罪證確鑿的 ,「雖然成因跟傳統菸不太一樣,但是傳統菸會造成的像是肺氣腫、支氣管炎等問題,電子煙也都有。 」另外,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電子煙跟傳統菸一樣,都會造成風險的提升。 還有在動物實驗中也指出, 吸食電子煙會使得腦部各個部位的細胞變少,甚至在情緒管理方面會產生問題。 吳憲林指出,因為電子煙的普及時間沒有傳統菸那麼久,因此相關的長期研究目前還是比較缺乏的, 「但是抽電子煙不會比抽傳統菸要來得健康,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延伸閱讀: 抽過電子煙 吸煙機率高6倍! 北市衛生局呼籲:危害沒有比較輕. 吸菸害自己就算了,連你孫子都變笨那可就糟了! 別以為不在室內抽菸就沒事 當心三手菸、四手菸危害. 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於菸害的肺阻塞,你還要抽菸嗎?

  4. 2019年10月30日 · 台灣的老一輩居民,因為窮苦過,對於好不容易得來的物品,都有捨不得丟的、便宜就要買回家的通病。 這樣的習慣,常不知不覺得就影響到下一代。 從原本空空的房子→任意購物消費→東西爆滿→捨不得丟,最後家裡就越來越滿、讓家深陷在雜物堆中。

  5. 2020年11月24日 · 事實上,有囤積症的患者通常不會主動到醫院就診,多數都是被家人強制帶到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映燁分析:「患者自己囤的很高興,不會有主動就醫的意願,都是身旁的人感到痛苦,至今疾病成因也不知道,但通常 ...

  6. 2020年10月8日 · 台北市文山區與松山區的定點臨托來說,臨托費每小時 200 元,每次至少需托育 2 小時為原則。 至於送托保母或托嬰中心,臨托費用平均落在 1 小時 100~200 元不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